第282章 女帝师五(7)[第4页/共4页]
忽听关氏在身后朗声道:“启禀大人,宫里来人了。”
若非急事,何必夜晚出宫,着仓猝慌地向我禀告?多数是玉枢出了事。我叹道:“何事?”
银杏甚是别致:“从没在早晨逛过汴河,想不到竟热烈到不堪的境地。”
银杏忙道:“大长公主和柔桑县主这母女二人,当真是别扭得很。”
但见来人是一个脸生的小内监,十七八岁,倒是一副老成的眉眼。他伏地叩首,口中道:“奴婢薛景珍,向朱大人存候。”起家时,笑意稳定得体,像是一出娘胎就雷打不动地挂在脸上,从未抹去,“启禀大人,奴婢是奉侍贞嫔娘娘的。”本来是芸儿派来的。
目睹快到正堂,我问道:“母亲还在府中么?我先去拜见她白叟家。”
小钱道:“小时候常与贞嫔见面,倒并不感觉她有这等手腕和魄力。”
我又惊又喜,复又感慨:“我还说如何不见易珠mm的踪迹,本来在缝衣裳呢。易珠mm的手拨惯了算盘珠子,飞针走线的事,实在难为她了。”
银杏道:“女人常说柔桑县主最是谨慎有礼,但是本日待客,却口吐大不敬之语。固然县主和女人自幼熟悉,但是毕竟不是家里人,且女人还是圣上的亲信呢。此奇一。再者,柔桑县主喜好公子,这个奴婢和绿萼姐姐都看得出来,想来大长公主殿下也是心知肚明。既然要做皇后,论理该谨防才是,但是县主说要到我们府上来,大长公主明知会晤到公子,竟然没有禁止。此奇二。奇三,大长公主当着女人的面呵叱柔桑县主,县主的神情当真是有些怪,但是究竟那里怪,奴婢却说不好了。”周遭车水马龙,喧哗不已,银杏心无旁骛,屈指侃侃而谈。
因在席上多饮了两杯酒,慧珠便叮咛带一罐醒酒汤在车中。车身摇摆起来,腹中酒气翻涌,心中却沉闷不已。行到汴河边,叮咛泊车,又命银杏盛一碗醒酒汤来。连唤了两声,银杏才如梦方醒。饮过汤,我笑道:“公然还是不能喝酒。”
薛景珍道:“这两人在花圃议论前两日婉太妃和大人吵嘴的事情,又说婉太妃与大人大要上是好的,实则婉太妃嫉恨大人得先帝的恭敬与宠嬖,大人则对婉太妃借着本身的样貌入宫耿耿于怀。姐妹二人早已反目。不然如何大人专拣高枝飞,却不帮一帮本身的亲外甥呢?”
汴河边的酒坊歌馆恰是买卖昌隆的时候,一街的灯火似银河飘落。夜风中飘着汴河的湿气、食品的香气、陈年的酒气、牛马的臊气、女人的脂粉气和醉生梦死的生机。汴河上游弋着闪闪发亮的船,成片成片地把河面晕染成飘忽不定的梦境。虽是在夜晚,却再寻不到比这些更光鲜的色彩了。
我又好气又好笑:“好了!宫里娘娘们的事情,津津乐道、幸灾乐祸的,像甚么模样?!”
薛景珍虽有猎奇,却忍住没问。只得躬身应了,施礼辞职。
小钱道:“这才显出越国夫人待大人的一片情意。只是关氏和段氏二人见来人穿着简朴,又嫌礼品微薄,竟给了冷脸瞧。奴婢已经峻厉怒斥过了。”
本日柔桑应对变态,我心中了然:“尽管说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