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女帝师四(69)[第1页/共3页]
[234]唐朝宗李豫为皇子时,封广平王,唐肃宗封他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带领”郭子仪和李光弼等安定安史之乱,立为皇太子。唐德宗李适为皇子时,封雍王,唐朝宗封他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平史朝义,光复东都洛阳。
[219]《诗经·国风·邶风·雄雉》:“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雄雉于飞,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243]《品德经》:“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生长保。金玉合座,莫之能守。繁华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09]《汉书·隽疏于薛平彭传第四十一·于定国传》:“始,定国父于公,其闾门坏,父老方共治之。于公谓曰:‘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我治狱多阴德,何尝有所冤,子孙必有兴者。’至定国为丞相,永为御史大夫,封侯传世云。”
[215]《旧唐书·传记第三十二·许敬宗传》:“谥者,饰终之称也,得失一朝,荣辱千载。若使嫌隙是实,即合据法推绳﹔如其不亏直道,义不成夺,官不成侵。二三其德,何故言礼?”
[230]《资治通鉴》:“臣光曰:君子之于正道,不成少顷离也,不成跬步失也。以昭明太子之仁孝,武帝之慈爱,一染怀疑之迹,身以忧死,罪及后昆,求吉得凶,不成湔涤,可不戒哉!是以诡诞之士,奇邪之术,君子远之。”
[249]《说苑·立节》:“诗云:‘我心匪石,不成转也,我心匪席,不成卷也。’言不失己也。能不失己,然后可与济难矣,此士君子之以是越众也。”
[211]《后汉书·桓荣丁鸿传记第二十七·丁鸿传》:“夫坏崖破岩之水,源自涓涓﹔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禁微则易,救末者难,人莫不忽于微细,乃至其大。”
[222]《旧唐书·穆宗本纪》:“观夫孱主,可谓痛心,不知创业之艰巨,不恤黎元之痛苦。谓威权在手,能够力制万方﹔谓旒冕在躬,能够坐驰九有。曾不知聚则万乘,散则独夫,朝作股肱,暮为仇敌。”
[227]《汉书·翟方进传第五十四》:“传曰:‘高而不危,以是长守贵也。’欲退君位,尚未忍。君其孰念详计,塞绝奸原,忧国如家,务便百姓以辅朕。朕既已改,君其自思,强食慎职。使尚书令赐君上尊酒十石,养牛一,君审处焉。”
[237]《后汉书·杨李翟应霍爰徐传记第三十八·霍谞传》:“谞闻《春秋》之义,原情定过,赦事诛意,故许止虽弑君而不罪,赵盾以纵贼而见书。此仲尼以是垂国法,汉世所宜遵前修也。”
[220]《荀子·修身篇第二》:“好法而行,士也﹔埋头而体,君子也﹔齐明而不竭,贤人也。”
[236]《韩非子·难势第四十》:“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吾以此知势位之足恃,而贤智之不敷慕也。”
[210]《周易·系辞上》:“是故法象莫大乎六合﹔变通莫大乎四时﹔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高贵莫大乎繁华﹔备物致用,立成器觉得天下利,莫大乎贤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休咎,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
[225]《论语·尧曰第二十》:“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