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女帝师四(30)[第2页/共4页]
我想了想,道:“此人不想牵涉此中,故用化名上书,投到微臣这里来。一样能够上达天听。”
天子笑道:“你熟读经史,对所谓的天子气如何看?”
我一笑:“立储之事,宜乾纲专断。微臣不敢置喙。”
我笑道:“昔年北魏太武帝时,上党现天子气,应在神武帝高欢。中间数十年,方才应验。明春至今,不满一年,如何就不能应呢?”
天子缓缓搁笔:“你要抗旨?”
天子道:“说。”
高曜的信是罪证,他看过体味过了又还给我,这清楚是要治我罪。高曜多数也不能幸免。我既感轻松,又觉怅惘。公然冒犯了他的忌讳,谁也不能逃脱。既如此,就让我尽最后的力量。因而我正色道:“微臣觉得,‘天所授,虽贱必贵’[116]。天命地点,不成变动。”
天子道:“为何不上奏?”
我恭敬道:“陛下圣明。只是微臣觉得,即便书中所言为真,因上书之人成心埋没来源,用心叵测,微臣也不得不留下细看。这本就是微臣身为女录的职责。”
我一怔,始终不明其意,茫然错愕之下,不敢昂首。天子道:“你敢抗旨不遵,不怕朕——”说到此,他似是不忍,没有再说下去,转而道,“你既不肯写,便下去跪着吧,好好检验你的罪恶。”
天子有些迷惑,沉吟道:“五日……”又道,“你能把那封奏疏背下来,可见读过量遍。是几时收到的,为何不早早奏报?”
我顺势道:“微臣本来觉得是假,可刚才听陛下所言,看来刘灵助所言并非全虚。但不知司天监所奏为何?”
我安然道:“于人,则‘不成虚邀,不成妄冀’。于天,则‘天之所助,虽小必大’[117]。故‘天意昧昧,何可问哉’,既不成问,又何必问?”
我安闲答道:“当时苗才子偶尔提及,微臣觉得妇女私议,不堪为证,更不宜宣诸庙堂,是以不敢莽撞上奏。”
天子笑道:“弘阳郡王如此信赖你,你竟狠心不为他说句话么?”
绿萼大声道:“奴婢不怕。”
最首要的是,倘若高思谊因天子气第一个被杀掉,下一个何尝不会是高旸、高曜,又或者是旁人?天子一怒,杀心骤起,血流漂橹,伏尸千里。我毫不能开端。
天子笑道:“你的谨慎细心朕是晓得的。依你说,这报酬何要冒充刘灵助之名?”
幸而高旸仓促而不失措,晓得假托刘灵助之名。若当真无中生有,我又如何附会?将“刘灵助”大大归纳一番,尽量撤销天子对上书人身份的疑虑,诱使天子因刘灵助的灵验而信赖书中所言是真。在我开罪之前,如此为他摆脱已是极限。
天子将信拍在漆盘上,小简身子一震,全部含光殿都在嗡嗡作响:“也罢,既然这封信是写给你的,你就拿归去细看吧。至于刘灵助,待朕亲眼看过那封上书再说。”
天子望着门外深黝的夜色,傲然道:“‘天之所助,谓之天子’[118],朕——才是天子。”说着目光如电横扫殿中,烛火为之颤栗,“莫非天子见了天子气却只能旁观么?”
天子挥一挥手,小简托着信走上前来。天子展开信,窸窣一声轻响,如他脑中阒然升起的疑念:“‘昏晓五祥’……莫非不是云分五色之意,而是五日么?”说着进步了声音,目光灼灼,“你说呢?”
天子沉吟道:“莫非书假言真?”
我大吃一惊,不觉仰了仰身子,好离他远些:“拟诏非臣职责,微臣不敢僭越。”
【第二十二节 皇天无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