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女帝师三(18)[第1页/共4页]
一时饭毕,芳馨取了两套衣衫过来。一套是朱红色的珍珠袍服和花钗冠,一套是茜色快意纹长袍和一套玉饰。“女人一会儿去守坤宫向帝后存候,要穿哪一套衣裳呢?”
我嘲笑不语。芳馨又道:“依奴婢看,这几年婉妃很好。前些年想不开的处所,现在也都豁然了。女人不必忧心。”
三年未见,芳馨的面貌一如畴前。年逾四十,望去如三十许人。她穿一件酡色蝠纹长袄,鬓边簪着两朵绯色宫花,正中嵌了一枚小小的赤金玫瑰花钿,显得甚是喜庆富丽。她身后代人,新衫新鞋,经心打扮。有些我认得,有些却脸生得很。待世人散了,我单留下小钱、绿萼和芳馨,问道:“如何不见小莲儿?”
罢了,都是春梦。
接着钟鼓换作《正安》:“尧天协纪,舜日扬光。涉慎尔止,率由旧章。佩环济济,金石锵锵。威仪炳焕,至德昭彰。”公卿客使入殿朝拜。
我淡淡一笑:“既然丁忧,就不该再想着宫里的事情。魏晋时孝子守丧三年,常常形销骨立,杖立不定。这些我是做不到了,但用心一些,却还能够。”
我笑道:“天然是畴前奉侍于女人的阿谁若兰。”又指一指那件茜色长袍道,“还是穿这一身吧。”
正说话间,前面来人禀告,说天子祝酒已毕,回定乾宫用膳了。芳馨在我的发髻上套上金环,自镜中微微一笑道:“女人该去守坤宫了。”
咸平十八年正月月朔五更时分,朱雀门大开。早已等待在宫门外的文武百官、皇室宗亲、公侯勋爵、本国使节和他们得了封诰的母妻都撇了下人鱼贯而入。弟弟袭了父亲的高淳县候,母亲被封为高淳县夫人,也要随弟弟入宫朝请。当下世人都候在内宫缙云门外。
我自镜中望了她一眼:“无妨。姑姑说吧。”
若兰恍然道:“本来如此。只可惜王爷与文将军友情普通,倒是与一个西夏将拥有些来往。”
芳馨赶紧放下衣裳,一面扶我坐好,一面笑道:“衣裳破了总得补缀,莫非正月里便不穿衣裳了?”说罢去桌前倒了半盏红茶,将小炉上热着的鲜乳兑入杯中,又加了半匙蜂蜜,双手奉与我道,“女人尝尝,可与畴前分歧?”
天蒙蒙亮,但听得奉先殿敲响了调集群臣的钟声,因而公卿入缙云门。约过了小半个时候,钟鼓齐鸣,有寂静而降落的乐声响起,乃是《隆安》:“天临有赫,上法乾元。铿锵六乐,俨恪千官。皇仪允肃,玉坐居尊。文明在御,礼备诚存。”帝升御座。
绿萼忙道:“这会儿群臣与夫人们该去太后宫门前朝拜了。一会儿陛下在谨身殿举宴,午膳后就今后宫来,女人就要去守坤宫参拜帝后。刚才绕着宫墙走了好大一圈,女人累了,应好好安息才是。”
芳馨道:“这倒是奴婢的不是了,奴婢当随女人出宫才是。”
若兰察言观色,怔怔道:“大人……这此中可有甚么不当么?”
芳馨赶紧扶我进了西厢,亲身奉侍我浣手漱口,又命两个小丫头出去为我捶腿。我确切有些疲累,便歪在榻上昏昏沉甜睡了畴昔。待展开眼时,两个小丫头都不见了,只要芳馨坐在我的脚头,低头补缀一件中衣。南窗下的竹帘都放了下来,日光在窗外淡若月华。我懒懒地展开眼睛,将薄薄的葫芦福字锦被翻开一角,渐渐撑起家子道:“正月里按例是不动针线的。”
右手掠过花钗冠上,指尖立即感染上一抹灿烂的珠光。“三年了,这衣裳姑姑还留着。”
模糊闻声钟鼓之声,是《禧安》:“乾健为君,坤柔曰臣。唯其臣子,克奉君亲。永御皇极,以绥兆民。称觞献寿,山岳嶙峋。舜《韶》更奏,尧酒浮觞。皇情载怿,洪算无疆。基隆郏鄏,德茂陶唐。山巍日焕,地久天长。”这是群臣在谨身殿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