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女帝师二(63)[第4页/共4页]
昌平郡王高思谊。遐想旧年夏天,他被贬为昌平公。在金沙池的汀兰阁上,他长剑胜雪,素衣如云,借酒舒狂,乘曲佯醉。赠蜀锦罗裙,申款曲之意。厥后他在快意馆私行取走了锦素临别前赠送我的一幅字:“仁觉得己任,不亦重乎。”这一次,他为了援救锦素,不顾统统,从西北提早回京。他对锦素,亦算情深。我不是没想过将锦素的遗物赠送昌平郡王,但此举除了加深他对锦素之死的哀思与对天子的仇恨,别无好处。
“若兰和若葵当年随她一起放逐的,现在在那里?”
芳馨道:“那就好。明天是除夕,时候不早了,女人也该沐浴换衣,预备去插手宫宴了。”
芳馨谨慎翼翼道:“奴婢听不懂。女人是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么?”
我大惊,心头猛地一颤,几近站立不稳。天子甚是骇怪,瞪圆了双眼说不出话来。我跪地泣道:“求陛下恩准臣女回家探父。”
我心不在焉道:“半年前北方部族并没有上书要求南迁,而苏大人却早早想到此事,可见思虑详确,忠心可嘉。陛下有此良臣,实是社稷之幸。”
我送他到玉茗堂门口。但见一弯新月低低挂着,群星闪烁。明天定然是一个晴好的气候,积雪化为春水津润万物,却必先冻彻周遭的统统。天光淡淡,雪光溶溶,微小而夺目,照见统统盘曲难言的苦衷。
我浅笑道:“君子直而不挺,曲而不诎。殿下秉公持正,心性良善,从未行过谗[114]
我又道:“殿下离宫守陵,不争而莫与能争,甚好。只是还欠一样。”
【第四十五节 生父养父】
高曜道:“请姐姐指教。”
我点头道:“不必。”
西厢中的氛围惶恐而诡异。珠光四射,交映成一隅仅可容身的逼仄空间。他的目光,就像在看一头外相富丽的困兽,不但有垂怜、肉痛和惭愧,更有激赏、占有与玩味。而我正怀着一种悲壮的表情把这座富丽的樊笼套在身上。
绿萼勾上了白玉带銙,小声道:“女人,好了。”
天子道:“别人你不认得,可此人你是认得的。”
我冷冷道:“为皇太子守陵,亦是脱不开‘太子’二字。悫惠太子是周贵妃所生,是陛下寄予厚望的宗子。陛下若往好处想,殿下此举便是兄友弟恭,手足情深。若往坏处想,便是沽名钓誉,以情谋事。殿下要离宫避疑,当引慎妃之过为己过,为娘娘结庐守陵,埋头忏罪。三五年后,殿下回宫,当以忠孝谦退闻名,胜于现在以机活络慧闻名。”
我又道:“只是,阔别宫阙,则父子疏离。蔬食毁形,失锦衣玉食。殿下可要想好才是。”
我笑道:“姑姑如许说,也没有错。”
我噙一丝嘲笑,端然下拜谢恩。天子道:“你去打扮吧,待好了朕与你一道赴宴。”
“这……仿佛并没有传闻她二人回京。恐怕还在西北。”
天子道:“施哲从不肯在国度大事上多口,天然是朕的好司纳苏大人了。”
天子的口气半是体贴,半是探听:“你前些日子才病了两日,如何又病了?”
我无法,只得道:“臣女所识,只要施哲施大人,另有已经去官的司纳苏大人,不知是这两位大人中的哪一名?”
我请他坐在上首,亲身奉茶,垂首道:“劳陛下挂怀,臣女忸捏。”
高曜道:“自宫人们去过掖庭属,刘大人便沉默寡言了很多。克日闻得父皇和母后成心在新年后晋封她为从六品女掾,这才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