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女帝师(全集)》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126章 女帝师二(55)[第2页/共5页]

我穿好衣裳,站在窗前看世人一面谈笑一面拧了热巾子擦拭雕栏牌匾,水声撩起薄薄的烟,涣散出明丽的色采,像藕臂上的七彩珠光。芳馨攥着我的发梢渐渐梳理着,细细打量着我的面色,浅笑道:“女人这一觉好睡,向来没见女人无事睡得这么迟的。”

行过礼,颖嫔笑道:“姐姐总算肯进我这章华宫的门了。”说着携起我的手,将我引进南厢,又道,“我晓得姐姐爱吃清甜的。比来宫里新晋了一班江南御厨,且尝尝他们的本领。”

那小内监本来低头不敢看我,忽听我应了,顿时舒一口气道:“奴婢这就归去复命。”说罢一溜烟去了。

我点头道:“身为帝王,自是能随心所欲废立老婆。何况皇太子殿下仁孝忠悌,朴重勇敢,臣女亲眼所见。臣女怎会是以事痛恨陛下?”

我浅笑道:“臣女遵旨。”随即敛容正色道,“咸平十年陛下初次亲征,以媾和告终。北燕割地,战果颇丰。但臣女觉得陛下是像汉武帝刘彻那样雄才大略的帝王,仅仅打得北燕割地,尚远远不敷。陛下将升平长公主殿下嫁与北燕皇太子,表达和亲诚意,是为了眩敌耳目。措置慎妃娘娘的父亲武英候,是为了整饴屯田军治,以备再次北伐。且为了完整击倒武英侯一党,就必得废去慎妃娘娘的中宫之位。这是以公心论。”

未等我答话,高思诚便蹙眉唤道:“四弟!”

高思诚道:“朱大人既肯来梨园,当晓得小王所为何事。”

天子微微点头,还是问道:“你可痛恨朕?”

我推开虚掩的门,只见上一次阿谁舀水喝的青衣小厮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口,见我进门忙躬身施礼。他也未几话,只将我引进那排低矮的小屋。但见一个笔挺苗条的青色背影面北墙而坐,闻声我进屋的声音,忙站起家道:“小王在此恭候多时了。”

仓猝逃出小院,我不觉一哂。我虽不肯嫁给他,但若不是借了他的权势,本日我何敢对两位郡王冷言冷语?

我看一眼目光闪动的康总管,满心沉重道:“我在内里听师广日徒弟弹了一阙。当真动听情肠。”

“那么以私心论呢?”

我体贴道:“陛下会如何措置于氏?”

康总管的笑口像是用刀在西瓜上刻下的半月形:“梁徒弟昨日在家中吃咸了,明天一来梨园便不断地咳嗽啐痰,奴婢见他唱不得,便请他回家去歇着了。”

这间低矮的房间只要两张长几劈面摆放,各摆了一张琴。北墙下立着一扇高逾屋顶的雕花屏风,南窗下摆着青铜三足菊花香炉和一套龙泉青瓷茶具。阳光透过窗纸和卷烟,缓缓掠过闪亮的琴丝,七根琴弦好像被拉扯得极细极长的平平光阴。我感喟道:“康总管谎称请我看戏,我便猜到是王爷来了。王爷是为了昌平郡王殿下和于锦素么?”

在锦素之事上,我就是城楼上用心正亦不正的司马懿,也是心中了了、口中浑沌的辛宪英。

我笑道:“‘君子之善善也长,恶恶也短,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97],此春秋之义也。况武帝的功劳纵比千秋,亦不失容,何必在乎那一眚?”

“有人其心不正”,说的天然是颖嫔。芳馨将颖嫔比作李广,此言不虚。我怔了半晌,忽听天子道:“朕要正法于氏,你倒不为她讨情么?”

那小内监躬身笑道:“姑姑料事如神。康总管说,《宪英劝弟》这出戏照大人的意义改了戏词,请大人再去听听。”

本来是睿平郡王高思诚。我屈膝施礼,浅笑道:“劳王爷久候,玉机失礼。王爷本日是进宫来听师徒弟弹琴的么?”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