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馊主意[第2页/共4页]
“上官大人真是体味本王。”襄阳王挑了挑长眉,并没有被上官允激到,只是捻须笑了笑,“若非国以民为重,本王也不会说上官大人你小题大做了。”
“皇上!”天子的话还没说完,斜地里突地插出去一把中气实足的声音,“臣也有本参奏。”
可惜出乎世人料想以外,他们的顶头下属,那位新上任的天子仿佛对常宁王分外容忍,即便见他仪表不整行动不恭却也没有半点怒意,只是稍稍拉高嗓门又喊了一句:“常宁皇叔!”
危急时候有人帮你出主张脱困,不听那才真叫一个傻了。
更新时候:2013-07-22
真是让人忧桑的宽裕啊!
这是一众大臣内心里最直白的反应。
“……”
“微臣只是提出个建议罢了,至于成果如何,还得皇上决计。”上官允轻巧的打了个太极,不紧不慢的将题目推给庙堂上的最高决策者。
上官允冷静的上前接过襄阳王的棒子,给菜鸟天子科普,“皇上,您即位那天赋颁令大赦天下免税三年,现在如果下旨要求富商富商捐款……恐怕不当。”并且是很不当。
“启禀皇上,”上官允举妙手中玉笏,沉声道,“冀州、徽州两地长年有水匪为患,本地百姓多饱受流浪失所之苦,故臣恳请皇上立即命令,拨款救万民于水火并答应加强本地海防,以期尽快剿除水匪,还百姓一个安居乐业。”
“皇上,臣觉得军饷要发,拨款赈灾也不能缓。”
“咳,既然常宁皇叔抱恙在身,那这件事就算了,朕再找别的人选吧。”
话说到这里便愣住了,襄阳王聪明的留了个话尾未将事情说绝,但话里话外却都是同一个意义,总结起来就是:敬爱的侄子,敬爱的老板,人为是不能拖的,别的都是小事临时放一边,人为该发的从速给人家发还去,免得官逼民反人家一怒起来把你龙椅都给掀没了,到时候你哭都没地儿哭去。
一向站在右排最火线位置,和上官允一样并列第一的襄阳王,方面大耳,赤红脸膛,虽已年过六十,却还是声如洪钟,神采奕奕未见半点老弱模样。
听到这话,就连一贯沉稳的上官允都忍不住呛咳了两声,襄阳王则是脑门爆青筋,恨不得当场掐死这个都能够当他孙子的同父异母‘亲弟弟’。
天子顿了下,“有何不成?”
但即便看出了天子的难堪,他却不想为这件事让步,略微想了下,便提出了个折中的体例,“现在臣有一计,不知皇上是否采取?”
如果国库充沛也就算了,他还能不当一回事,恰好先皇在位的时候两河道域水患频繁,每天救难赈灾甚么的早就掏空了国库。好不轻易水患稍稍安定了吧,先皇又因为过分劳累驾鹤归了西,而他这个新上任的天子为了博个好名声赚个别恤万民的形象天然也得跟从祖宗的脚步,大笔一挥给百姓来个免税x年的好福利,故而到现在国库里的银子没能收回来不说,连带能兴国安邦的军饷也发不出了。
转头看一眼敛眉不语的上官允,襄阳王上前两步,决计对着他道,“上官大人,所谓的江南水匪只是小打小闹的贩子小民,未成气候并不敷为惧,信赖再过一段时候,本地驻兵就能将其完美处理。拨款这等大事,天然是好刚要用在刀刃上。”
“皇上,臣比来身材有点不舒畅,太医说臣不能出远门不能多言更不能见生人面,臣正想向皇上乞假几天回家疗养。”不等天子开口,江封昊就抢先脸不红气不喘的扯了一大段,决定装死装到底,“还望皇上恩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