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逆流伐清》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八十章 京师大乱[第1页/共3页]

心存幸运的满人如末日临头般惊骇惶恐,再也不能心安静气地清算大小产业。都草草清算,簇拥出城。这股奔逃海潮一起。清廷再也没法停止,任何有序构造的企图都被惶恐失措的人们粉碎。更有官兵擅离职守,领着家眷、照顾家财,仓惶北逃。

养心殿院的垂花门“轰”地一声被撞开了,几十个寺人拥了出去。他们打着火把,举着刀剑,有的叫着“杀鞑子,杀伪帝啊”,有的喊着“抓反贼啊”,但却恶狠狠地直扑康小三和满汉大臣……

九门提督鄂克逊带十数亲兵回家路过鼓楼时,突遭“贼人”偷袭,这伙“贼人”躲在街旁店面内先是火枪齐射,接着又投掷炸弹,然后执利刃冲出砍杀。鄂克逊身中两弹,当场被击毙,亲兵也死伤大半,只要两人搏命逃出。而“贼人”虽有毁伤,但却相携逃窜。

“君王死社稷,崇祯能做到,朕也能做到。”康小三又建议了脾气,死活不肯移驾出城。

这类举族撤退,分歧于军队的犯境劫夺,男男女女、老长幼少,疲塌迁延,比避祸还要慢上很多。

啊,一声惨叫近在天涯,也不知是谁在黑暗中被刺杀,殿浑家影乱晃,乱成一团。啊,又是一声惨叫,从声音上能听出竟是苏克萨哈。

都城中乱成一团,动静满天飞。一会儿说天津沦陷了。明军正沿河进趋京师;一会儿说通州正在苦战,明军临时打不过来。各种动静也不知是真是假,不竭减轻着发急的氛围,可谓是一夕数惊。

鳌拜面色乌青,冷哼不屑;遏必隆错愕不安,偷偷地瞟向鳌拜,盼着他发挥倔强手腕,他和家眷好跟着皇驾从速分开这里;苏克萨哈满脸凄怆,苦口婆心肠劝说。

……………

镶黄旗监生郎廷枢及其亲眷在家中被杀,据幸存者报告,是一伙头裹黑布、脖缠红巾的悍贼所为,而引领者倒是郎家的家人黄吉,外号黄裁缝。

清史载:康熙二年,明军将至,京师闻变,有杨起隆者,号其徒为“复兴官兵”,裂布裹首以白,披身以赤,谋反叛。其徒周直、陈益等二十余人,勾搭大内宫报酬内应,遽起发难。辅臣鳌公率宫中侍卫斩十馀人,益、直遁去。

固山贝子扩尔坤的家眷在城外三十里外遭到伏击,火枪、炸弹,然后是上百披甲执戈的“贼人”簇拥而上,除了几个仆人主子外,其家眷尽遭斩杀,财贿被洗劫一空。

都统华善携家眷仓惶而逃,在路上却遭到了一股蒙古溃兵的进犯和劫夺,为首者倒是巴林部贝子温春、台吉格勒尔图。

“掌灯,快掌灯。”鳌拜大声叫着,蓦地间亮光一闪,一颗冒着火星的黑东西在地上转动起来,然后轰然爆炸,接着是一片狼哭鬼嚎之声。

自从退回辽东的决定在朝堂上被通过,北去的路上便热烈起来,即便心中再沉沦这繁华之地,即便万般不想回到那苦寒之地,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满人从王公贵族,到浅显包衣,都无法地清算东西黯然踏上归北之路。

“早就不成清算了。”鳌拜冷冷地接口道:“此时抓紧北走,若能守住山海关,则敌于酷寒之季岂能久屯于城下?我军趁机集兵扫荡辽南,驱走明军,则可据辽东之地与伪明对抗,亦不失为以退为进之策。若拖延光阴,兵力族人尽丧于北地,则山海关不保,辽南不保,辽东亦危,那里又有我满人安身之地?”

“朕……”

卧梵刹方向,浓烟卷着火光,把冬夜的北都城照得一片敞亮,俄然鼓楼那边又燃起了冲天大火,炸雷似地响起了爆炸声,北都城都被轰动了。顺大府、兵部衙门、善扑营、九门提督府的大鼓擂得山响,号角声此起彼伏。短促的马蹄声敲击着宫外御街坚固的冻土和石板道,还夹着妇女和孩子惊骇的哭声,尖叫声和谩骂声,都城堕入了极其可骇和不安的混乱中。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