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火腿[第2页/共3页]
“田庄麦田总计八十余亩,收麦一百石余二斗。转头沟麦田五十亩,收麦五十八石。两处总计收麦一百五十八石零二斗。遵夫人叮嘱,只收四成租,总计收租六十三石余。现在已有十来位牙人闻风而来,尽等着收麦呢。”
靖哥儿倒未吵着老夫人,自有不费事的闹着!容娘来到老夫人屋外时,正闻声守中厉声喝道:“容娘常常外出,皆为家中劳累,无一处为私心。而你心机局促,莫名嫉恨,竟不顾姐妹之情,行此暴虐之事,另有甚好辩白?留你在家中,没得带坏弟妹,坏了家声。叔父,本日我便与你做这个主,将她送往城外埋头庵修行三月,若知改过,方能接回嫁人。”
老夫人见进之欢乐,心中又有些心疼小儿的意义了,便命厨房片了一大块火腿,叫于氏带归去摒挡。
“邱庄头说,如果主家答应,他意欲将其他牲口减了,只养鸭子与大猪。算来算去,竟是此两样赢利些。况现在两处庄子苜蓿长势喜人,猪喂少了反分歧算。此次,他竟弄了样新奇物事来了,已经交与厨房去了。午间便可尝到。”
小环呐呐道:“一亩良田才十贯钱哩!一石麦可值四亩良田?”
他这话说得风趣,又模糊含了对将士的恭敬之意在里头,一时世人笑。赵东楼瞥了他一眼,并不言语。
屋中氛围有些沉闷,九郎含笑,道:“传闻宗留守做这火腿,皆因这火腿耐收能藏,可扛着去行军兵戈,供将士裹腹。若如此,此火腿实大义也,我等须心胸恭敬,慎重嚼之!”
宋管事点头,收了帐本,作揖拜别。
婉娘呆了一呆,眸子子不由自主的往守中方向转动了一下,复“呜呜呜”地朝容娘嚷嚷。那两个婆子手中一紧,拖着她出去了。
宋管事喜滋滋的禀道,这些日子那十来位牙人尽数缠着他,好话说尽,不过是为了这点奇怪的麦子。自难逃以来,南边少有种麦,吃惯了面食的北人叫苦不迭。虽各地连续有麦产出,到底南北有异,农户尚未摸透地盘的脾气,产出微薄,却不能喂饱那一大群北人的胃口。临安市道上,一石麦曾高达一百二十贯哩,爷爷的,那的确是吃金子。现在价降了些,也要四十贯一石,此番主家但是赚翻了!
于氏脸上一红,不好言语。李元娘悄悄挽了她手臂,给些安抚。
“既然邱庄头计算甚多,拿捏甚好,就依他的好了。养甚么。如何养,养多少,他拿了主张,与管事说一声便罢了。转头沟那处也不必焦急,繁华可多问问管事与邱庄头主张,摆布都是一家,无甚避讳。”
容娘想了一想,顺口道:“大哥无妨请高家九郎一道过来,我正有事要就教哩!”
世人惊诧,不由齐齐看向容娘。须知高家九郎乃外男,怎可随便见面?容娘收了大家目光,放觉悟道:“天然是请大哥帮我问一问。”
容娘问道:“清平麦价如何?”
夙来于吃食上不甚抉剔的守中,此回倒说:“早晨叫厨房做几样菜,我请人喝酒。”
李元娘虽是本地人,如此素净的火腿倒真未见过,也不由奖饰两声。
“住嘴,快些把她压出去!”
容娘不料她想得恁远,不由发笑:“如本大哥在家哩,叔父已经好久未曾来要钱了!”
守中说话时,便是那几个小的也闭了嘴,安温馨静的听他说话。
“那些牙人收了去,一石可卖多少?”
一旁的李元娘闻声,忙挟了一片搁在老夫人的碗中,笑道:“这是咱本地人想的体例,家里如有残剩的肉,用盐腌了,挂在厨房柴火灶上头,经烟熏火燎而得。做汤吃是极鲜的,婆婆尝些吧。”言罢,又替老夫人舀了一勺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