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清朝的山寨工厂[第2页/共2页]
实在刘芾有本身的设法,要妇女是因为药厂的事情合适女xing,要不认字的是怕她们看到药品包装上的中文,要带孩子的有两层含义,一是把孩子当人质更加保险,二是刘芾筹算培养一批忠于本身的职员,想要洗脑,最好还是从娃娃洗起。
说是药厂,实在就是个包装车间,10个妇女每天抽出2人卖力带孩子做饭,剩下8小我的事情就是把整箱的药品拆开包装拿出药片,分装进本地烧制的小瓷瓶里,每瓶3颗,然后塞紧瓶盖,上蜡封。10瓶一盒,10盒一箱,封好暂存在庄院的库房里。大贵卖力记账,从刘芾这里拿走的药都稀有量,分装完后,数量要对上,不准多也不准少,统统包装每天集合烧掉,出了题目都饿一顿,不准用饭。固然是买来的人丁,都算家奴,刘芾还是决定赐与人为,每人每月5钱银子,一年4身衣服,4双鞋。用大贵的话说,这不是做工,是当猪,整天吃的比干的多。
这些包装好的卷烟放到“金象大药房”里和“消炎片”一起卖,5两银子一筒,比当时的雪茄还贵。至于销量刘芾底子就没考虑,这么多卷烟放时候长了就变质了,本身抽又抽不完,放药店里当搭配卖着玩,就卖一种“消炎片”显得店面里太空旷。
每个竹筒里装10根过滤嘴卷烟,用包着丝绸的木塞封住,名字还叫“zhong nan hai”,不是刘芾不想改名,是卷烟上印着商标呢,想去也去不掉,归正清朝的时候还没有zhong nan hai这个名字,不消怕朝廷找费事。
刚开端“消炎片”只传播在英军和本国人之间,渐渐的,和本国人打仗比较密切的洋行大班、货栈老板也打仗到了“消炎片”,谁敢包管本身不抱病啊,在阿谁感冒发热都有能够要命的年代,谁不想弄几片“仙药”来保命啊。传闻连一些海商和海盗都通过各种干系从广州这家“金象大药房”采办“消炎片”。一时候,羊城药贵。
1886年6月的台湾和往年没甚么辨别,种地的种地,贩货的贩货,出海的出海,2个月前停靠在港口里的那条蓝绿se大铁船还是还停在那边,因为天se一黑船上常常有灯火闪亮,很多长年收支淡水港的渔船货船都把这条大船当作灯楼,以辩白船埠方位。
看着帆船缓缓的分开船埠,刘芾心中久久不能安静,本身的打算能不能胜利,大半还要看大卫此次回欧洲卖药的环境,因为本身打算中的台湾基地,绝大部分设备和技术职员要从欧洲弄返来。
药店药厂都开业了,大卫也该回欧洲了,拿着刘芾写给他的几大张采购清单,抱着儿子亲了又亲,才恋恋不舍的上了一条前去香港的货船,船舱里另有特别给他筹办的500箱“消炎片”,不是不想给他多带,是实在没盗窟出来那么多箱。
固然“消炎片”火发作卖,流行了全部广州另有首要贸易港口分散的迹象,但是因为代价高贵,根基都是在中上层支出里传播,官方很少有人传闻。因为有洋人大夫坐馆,各种贡献也送的及时,再加上是若隐若现的和台湾巡抚家人有干系,固然有能够有人眼红,但是并没有产生甚么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