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捺钵王朝之辽圣宗》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十六章 鸭子河泺[第3页/共4页]

耶律普宁往帅案前面一坐,将一把广大的太师椅塞得满满的,只说了这一句话就住了声。巨大的头颅垂在肥厚的双下巴上,本来就是一条缝的小眼睛半闭起来。萧恒德感觉从那边随时能够收回打鼾的声音。军吏已经在帐中的一张大案上放开舆图,他走到舆图前边指边说道:

“恒德必然能体味太后用心,酬谢圣上的知遇之恩。他的好处是英勇固执,胸有策画,弊端除了不熟谙环境,另有就是年青识浅,轻易草率躁进,现在有耶律普宁老帅批示束缚,必然能够不负朝廷所望。”

十月的辽河,两岸金黄一片,秋风萧萧,大雁成行。为了东征,捺钵大营从上京南下辽阳,回到东京。到了月尾,在一个细雪飘飘的日子里,太后和天子在东京郊野的广场上检阅了东征雄师。五万人马在耶律普宁和萧恒德的带领下誓师解缆了。

耶律隆绪一向睁大一双颀长的眼睛在当真地听,这一番应对令他对国事又有了新的感悟,心悦诚服地望着母亲说道:

挞凛听得直皱眉头,太后却非常欢畅,没等别人开口就说道:恒德说得大有事理。契丹出兵作战大多都是在秋收秋藏以后的夏季,将兵士戈向来不惧酷寒,东征也没有需求非等过了冬。但是太后也提示道:东北的夏季格外严格,阵势庞大,贼人狡悍,出征以后要相机行事,不要急于求成。

“母后说得是,朕完整附和。”

五万人马像红色大地上一条玄色长龙蜿蜒向北。他们先沿着已经上冻的辽河溯流而上,再穿越白雪覆盖的东北平原,行军一千三百多里,半个月后达到了长春州。

“按照谍报,乌玄明的定安国和燕颇的扶余府都在混合江中游,五国部和铁力部之间这一带。间隔此地八百多里,我们应当当即出兵,沿混合江而下,奔袭包抄,趁其不备,一网打尽。”

长春州在上京和东京的交界之处,行政属上京统领。这里是鸭子河和他鲁河交汇流入混合江的水网密布地区,有着很多水泊湖泽,闻名的春捺钵胜地鸭子河泺就在这里。长春州地处来往关键,火食麋集,车船辐凑,非论是粮草供应还是人马交通都很便利,城外也有现成的供雄师驻扎的营地。普宁和恒德一筹议就将东征的帅帐和中军大营驻扎在这里。

“太后用人不拘一格,令人佩服。恒德年青有为,又有战阵经历,是个好将种。略为不敷的是对东京的边地情事不熟,不过有老成慎重的耶律普宁做主帅,恰好弥补。归去以后,臣当即和两位将帅一起做出东征的摆设,商讨一个详细计划再来叨教两宫圣上。”

老将身边是骑在一匹红色的骏顿时的萧恒德。此次出征,他的职务是仅次于主帅都统的都监。和肥胖疲劳的主帅构成光鲜对比,恒德银盔银甲年青漂亮,腰杆挺直满面东风。他按捺不住满腔冲动,很想找人说说话,宣泄一番胸中豪情。转头望向主帅,却见普宁的头一点一点地已经打起打盹。恒德不由莞尔。马蹄得得,路途漫漫,他的思路再次回到最后一次御前集会上。那是在三个多月前,集会是为了肯定东征的详细计谋摆设,本来应当在北枢密院停止,但因为太后非常正视,改成在御前召开。

普宁正在踱着四方步,查抄帐中统统是否安设安妥,听到这一声清澈的嗓音在背后响起,猛地打了一个激灵,转回身来见萧恒德一身风尘仆仆站在门口,正精力抖擞地望着他。普宁走到帅案前面,渐渐坐下,谨慎晃了晃,尝尝那把新椅子够不敷健壮,然后抬起脸来。肉嘟嘟的脸上眼睛眯成一条缝,仿佛总也睡不醒的模样。他在椅子中挺了挺身子,摸着胖鼓鼓的肚皮,瓮声瓮气说道: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