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捺钵王朝之辽圣宗》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十六章 鸭子河泺[第1页/共4页]

统帅耶律普宁骑在一匹健硕的大黑顿时,他本年五十五岁,一脸卷曲白髯,厚重的斑白眉毛仿佛压得眼睛都睁不开了,肥胖的身子像个面口袋似地压在马背上。他本名阿没里,普宁是他的字,现任南院宣徽使、同平章事。宣徽使是他的本官,同平章事是他的荣衔,而东征都统则是他的调派。宣徽院职能非常含糊,大抵是经管天子身边的有关礼节性事件。这个由五代担当来的官职在契丹近似于林牙院,大多数时候都是虚设。以宣徽使为本官的重臣常常担负其他调派。而他的荣衔同平章事就是宰相。这个耶律普宁能够说是位极人臣了。

他出身于契丹遥辇部。这是一个了不起的部族。契丹唐初生长为部落联盟以后,最后的霸主是大贺氏。唐朝中叶大贺氏式微,就是遥辇氏取而代之,以后的一百七十年契丹部族联盟都是遥辇氏的天下,这类环境一向持续到迭剌部耶律氏崛起。公元九〇七年,耶律阿保机被选为新可汗并建立了契丹帝国。固然夺了遥辇氏的最高统治职位,但终辽之世耶律氏都始终尊崇遥辇氏,遥辇氏在契丹贵族中的职位仅次于皇族和国舅族,并且也获得了耶律这个姓氏。

会上定下东征的计谋目标是安定东京道全境,首战的任务是肃除占有白山黑水之间的渤海余孽:乌氏的定安国和燕颇的扶余府。耶律斜轸拿出了枢密院通过奥妙渠道获得的两封信,一封是前年定安国国王乌玄明给宋国的上表,内里宣称要帮忙宋军讨伐契丹,以报国仇家恨。一封是客岁赵光义写给燕颇的信,内里请燕贼帮忙宋军夺回燕云,承诺胜利以后支撑该贼在燕山以北称王!渤海复辟权势的猖獗令统统与会者更加义愤填膺恨不能灭此朝食。

挞凛恨不得请缨亲身率兵去征讨,但是又不能抢了萧恒德的建功机遇,想了想说道:

“按照谍报,乌玄明的定安国和燕颇的扶余府都在混合江中游,五国部和铁力部之间这一带。间隔此地八百多里,我们应当当即出兵,沿混合江而下,奔袭包抄,趁其不备,一网打尽。”

帅帐方才扎好,萧恒德就一头钻了出去,问耶律普宁道。

恒德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又反复了一遍本身的题目。

“大帅,甚么时候筹议出兵的事?”

“好。”燕燕道。“东京道的边事庞大艰巨积储已久。暮年太祖爷历尽千辛万苦立下的最大一份功业,就是征服了渤海国。太祖爷给渤海国起名叫东丹国,当时的东丹国何其壮伟,即便是颠末战役,人丁尚过百万。地广五千里,下设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余县。东丹,东丹,东边又一大契丹。没想到一番心血付之东流,东丹国没了,变成了东京道,东京道也将首府内撤一千五百里,放弃了大部分地盘。畴昔的繁华城镇变成了废墟,敷裕的白山黑水成了盗寇逆贼窝藏横行的处所。这里的题目比西北、西南严峻很多,那边固然广袤无垠难以统御,但还是朝廷紧紧节制的边境,偶有部族反叛内奸扰乱,都是不成气候的边患。独独这东边,朝廷名存实亡!每一想起这些就令人痛心不已。这一次国丧,燕颇那贼竟然跑到辽阳府来反叛,威胁到本宫头上,真是丧芥蒂狂,狗彘不食。哀家如果不能肃除这些祸端,将来有何脸孔去见祖宗!”

“那好,就听你的,明天卯时开会。”

老将身边是骑在一匹红色的骏顿时的萧恒德。此次出征,他的职务是仅次于主帅都统的都监。和肥胖疲劳的主帅构成光鲜对比,恒德银盔银甲年青漂亮,腰杆挺直满面东风。他按捺不住满腔冲动,很想找人说说话,宣泄一番胸中豪情。转头望向主帅,却见普宁的头一点一点地已经打起打盹。恒德不由莞尔。马蹄得得,路途漫漫,他的思路再次回到最后一次御前集会上。那是在三个多月前,集会是为了肯定东征的详细计谋摆设,本来应当在北枢密院停止,但因为太后非常正视,改成在御前召开。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