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京华漫烟云(1)[第1页/共3页]
熹宗笑着说道:“丽华,朕晓得这身子是好不了了,只是想着若能见花西夫人一面,能与她切磋如何写出这惊世绝艳的诗词,当是此生无憾事了……”
此时,珠帘后收回一阵痛斥,似是皇后的声音,窦亭心中疑云重重。皇后固然仗宠恃骄,但向来不会在皇上面前收回如此大喊,窦精华亦在内殿,不知产生了何事,此时又有器皿狠狠撞击金砖之声伴着宫人发急的惊呼传来。
这冯章泰是当目前中独一活着的大儒,乃是已故礼部尚书陆邦淳的同窗。以陆邦淳为首的清流一党遭毒害时,冯章泰受了连累,由二品大员削职为民。后因其盛名,在窦精华的一个本家属弟亦是冯章泰的半子不竭讨情之下,才仅仅规复了他翰林院大学士的贫寒闲职。冯章泰本来各式推让,乃至自毁右手拒不复出,厥后因不忍窦家对其家眷各式虐待,方才应了这个虚职。
他又在外间坐了好久,终是忍不住站了起来,就要往里走。
皇后凄惶地大呼一声,提起裙子,往床上扑去,身上的珐琅玉器环佩之声锋利刺耳。
窦亭不由惊得满面是汗,因为此句并非他的诗作,而是出自一本《花西诗集》。
皇后大声地唤着太医,泪如泉涌。
皇后悲伤地站起来,疾步走向熹宗。不想熹宗的神采俄然大变,猛地吐出一口鲜血,滴滴洒在皇后的衣衿之上,触目惊心。
窦亭直起家子,冷冷看了窦精华一眼,便同冯章泰闪入帘内。
熹宗笑着对他说道:“云兼可来了。这几日皇后总算知己大发,不再禁朕看《花西诗集》了。朕这几日总在想内里的一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世人惊呼中,熹宗天子双眼翻白,直挺挺地倒向龙床。
当晚他回到府邸,倒是夜不成寐,偷盗取了《花西诗集》,第二日趁到宫里看望皇后之际,塞给了熹宗。七日以后,却听宫里传来动静,皇后与天子吵了一架,只为了熹宗痴迷于一本诗集而三日未曾临幸皇后的凤藻宫,而那本诗集,恰是窦亭送给熹宗的《花西诗集》。
熹宗幽幽醒来,看到了皇后的泪容,却大力地挥掉皇背工上的碧玉杯,声嘶力竭地喊道:“贱人,你在给我喝甚么?你常日里宠冠后宫,你的哥哥放肆放肆,专营结党,残害忠良,朕念在你兄也曾为国建功,窦太皇太后又对我恩重如山,一忍再忍……”熹宗直说得惨白的病容一片通红,连脖子也红了,哑声道:“朕这平生对你窦家之人,宠之爱之,你的好哥哥却想谋夺我东庭列祖列宗的江山社稷……朕一时半刻便要去了,顿时便如了你们窦家的心愿,你莫非连这一刻都等不得了吗?”
窦亭轻叹一声,垂目道:“臣听闻窦相本来是想留下花西夫人的,孰料花西夫人不但拒降,还整天哭泣不断。彼时大理段世子恰好同南诏段氏分裂,投奔在窦相的巴蜀官邸,一眼看上了花西夫人,窦相便应允了。当时南诏步步紧逼,大理段世子得空顾及花西夫人,她便乘机在投宿的堆栈中放火他杀了。”
窦亭额头青筋隐现,望着冯章大半晌,暗叹一声,复又坐了下来。
熹宗拉着皇后的手,让她倚在他身边,笑道:“你看这一首:众里寻他千百度,蓦地回顾,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多像朕第一次见到你的模样……”话未说完,熹宗已口吐鲜血。
话未说完,熹宗已然吐了一口鲜血。窦亭大惊,正要唤内侍监,却被熹宗唤住:“云兼莫去,想我此等轩辕氏的罪人,理应早死以谢祖宗。此事若为精华所知,天下难道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