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易主(2)[第1页/共2页]
“还是买些奴婢返来吧。”朱明月道,“这段时候总要用人。”
她小声提示。
自古胜者贵爵败者寇。世人长于歌颂胜利者的荣光,却健忘给那些失利者留下一点怜悯和怜悯。而她尚算仁慈,起码没有在谋夺了人家权势职位的同时,又去折磨他们的家眷。
那种表情,没有经历过存亡灾劫的人是不会明白的。
朱明月“嗯”了一声,随即问道:“北平府上的人甚么时候会到?”
当真是有些后怕。
“爹爹!”
已经是十三四岁的大女人,身量已成,难为她爹还能像小时候一样把她高举起来。
对于府中的糊口,实在她也不比红豆体味多少。
燕王在洪武十三年就藩边疆之地,藩邸在北平,亲信和随扈们的府苑也都在北平,京师内里没有他们的居处。本身此时不能跟着燕王一起住进皇宫禁苑,只能临时在城内里征用一些府宅,至于宅里的原仆人家,都被赶了出去。
侍卫长张义是隧道的北方人,因长年风沙吹蚀,皮肤枯燥而黑红,高高壮壮的身材,体格健旺,有一股子威武之气。
今晚无疑是一个全城戒严的日子,隔着院墙,还能感遭到内里清冷的街道,风拂着树叶落下,卷起一片沉寂和肃杀。
红豆闻言瞪了瞪眼睛,骇怪道:“年关前?那起码另有五个多月呢!这段时候如何办?宅里除了一个奴婢,再没半个服侍的下人了。”
爹爹怀旧,一想到今后会在应天府定居,必然要把府里的白叟儿都接过来。
听着众位将士你一言我一语,父女俩对视一眼,也跟着笑了。
在朱明月的影象中,年幼时的傍晚,多少还逗留在北平城繁华热烈的夜市。沿着大街,很远就能听到小贩的呼喊声、小孩子的鼓噪嬉闹,另有硝石、硫黄那股独占的刺鼻味道――都是些卖艺人,专门演出那些喷火、走飞镖、胸口碎大石的绝活,将过路行人吸引来讨些赏钱。
红豆撇了撇嘴,想辩驳些甚么,又挑不出弊端来。
倒是家里的人甚少,除了她跟爹爹,只要一个自小照顾过她的奶娘。亲娘死得很早,爹又长年在军中,因担忧她年幼受气,一向都未续弦。若不是她七岁来应天府,九岁进宫,现在也应当跟着那些故乡奴,正从北平往都城这边赶。
红豆有些犯难:“都城内里现在乱得很,上哪儿找现成的呢。再说我们如许的府宅,人家也一定肯来……”自小就跟着朱明月进宫,红豆并不太会打理府里的糊口。
蓦地升起的高度,让她一眼就瞧见了墙外的贩子。与此同时,朱明月惊诧地低下头,那留着一撮大胡子的中年男人,正一脸憨然地仰脸望着她笑。
朱明月道:“好,也不消招太多,免得北平那边的人过来,还要费事着斥逐。”
“是月儿!”
年幼的光阴很无愁,仿佛就在小孩子的指缝里,还没等抓住就消逝得无影无踪。厥后,她分开北平冰冷之地来了都城,两年后,又作为皇太孙的小女史,进宫伴读。
张义猜到红豆在想甚么,大手一挥道:“时令不能当饭吃,平头百姓不像那些心高气傲不分五谷的读书人,不会去固执谁来坐江山。眼下有很多京官的家眷被赶出来了,内里必定也流落了很多家奴,末将去买返来几个,先充数就是了。”
这一处是荒废不消的,就在西安门外大街上。朱明月一向在宫中,除了红豆,也没有其他服侍的奴婢,这院府还是她爹爹身边的侍卫长先行进了城,清算出来的。后院的几间还是落满了灰尘和蛛网,前院和中院还算干净,住人是没题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