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为国为民[第2页/共2页]
本身这边只要一万五千人,追杀近五万鞑子太凶恶。李植放弃了追杀鞑子的打算,转而归去割首级,盘点伤员了。
《青山口》的大戏,又再次在大街冷巷的茶馆酒馆里开唱。百姓们一听到戏里李植那句“咱平生为国为民,便是奴酋黄台吉来,我也不惧他”的台词,便雷鸣般地鼓掌喝采。
算上在笔架岗清虎帐寨的斩获,李植已经擒斩清军六千了。李植出关不过一个月,就已经斩获这么多。这天下强军的名号,当真不是假的。
####
缉获的鞑子盔甲,李植也一一装车运回城中。不过李植现在大范围出产满身板甲,对鞑子的劣质绵甲、锁子甲和鳞甲没有需求。加上之前战役中缉获的各式盔甲,李植现在储存着几万件无用的清军铠甲。
李植又建功了。
仲春十一日,李植在何家坳大胜满清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的捷报,发到了都城。
兴国伯为国为民,几次力挽狂澜,忠心天日可昭。这些士子这么怕李植掠取他们的话语权,可见他们常日里说的话,对国度恐怕毫无好处。
如果让鞑子入关了,不晓得多少州县要被搏斗,多少家庭要妻离子散?多少人要剃发为奴?兴国伯这是真真的救国良将啊!
因为李植迟迟不出兵,众官把压力全加诸到天子身上。当时候除了天子,朝堂高低没有第二小我支撑李植。天子派锦衣卫进山东帮手李植办报的事情,更是让文官们气急废弛,乃至出了哑巴持木棍冲进宫中行刺天子的事情。
文官们的仇家李植又建功了。
李植的兵士这一战和鞑子兵士近间隔厮杀,伤亡也不小。军官们统计数字,最后统计这一战战死六十七人,重伤一百二十三人,重伤一百九十八人。战死和重伤的兵士,大多是被清军弓箭射中面门形成的。白刃刺刀战固然狠恶,但实际形成的伤亡反而不高。
李植像是一尊战神,进入辽西不过一个月就大杀八方。先在笔架岗炮轰杜度,又在何家坳大败济尔哈朗,击杀鞑子大将鳌拜。除了李植,其他的明军在清军面前不是溃败就是中伏,更加烘托出李植兵马的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