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学中医的治疗方法,下篇[第1页/共4页]
凡是统统无形积滞,不能通过下法断根的,都能够采打消法,小到气、血、痰、湿之淤积,达到肿瘤包块之构成,在医治时无不应用消法。但有一点必须了然,既然是谈“消”,必须有实性物质构成,有部分淤积之表示,如果纯虚无实之证,不成利用消法,不然徒伤正气,与身材无益。
《串雅》记录“顶、串、截”为走医三......。所谓药上行者皆曰顶;下行者皆曰串;故顶药多吐,串药多泻;截者,使其病截但是止。顶、串之法很近似于吐、下之法,至于截法,凡是能敏捷停止疾病生长过程,敏捷取效的体例都能够称为截法。
本人每年利用不下于100人次,这几年起码也用过三五百人,未见一例中毒的,利用时掌控好一个原则,即“中病即止”。患者服药后呈现腹泻后,即不再持续服用此药。
实在下法的目标是攻逐体内积滞,通泻大便,借此以逐邪外出的医治体例,应用除了药物另有其他路子,比如按摩也能够起到攻陷的感化。
消法与下法都可消弭无形之邪,但二者感化分歧。下法是在燥屎、瘀血、停痰、留饮等无形实邪必须急于解除,且有能够解除的环境下利用。消法例是在慢性的积聚,特别是气血积聚而成的徵瘕痞块,不成能且无前提解除的时候采取。
点天突穴以治痰厥,善针灸者,大略知之。而愚临证体验,尤曲尽点法之妙。穴在结喉(颈间高骨)下宛宛中。点时屈手大指(指甲长须剪之)以指甲贴喉,指端着穴,直向下用力(勿斜向裡),其气即通。指端,当一起一点,令痰活动,兼几次挠动其指端,令喉痒作嗽,其痰即出。
第二步:冰片、雄黄、藤黄共研成极细分备用。第三步:将红藤加水1500ml煎两边,归并煎液后,小火稀释成约莫80ML摆布,插手麻油,小火加热,直至不再冒气泡,开端冒白烟后插手第一步筹办的粗药粉,改成小火炸,炸至药材焦枯为度。然后用钢丝筛网过滤,察看所得药油的量,遵循500ml油配200克 广丹粉的比例,插手广丹粉,边加热,边用木棍搅拌(要用大一点的锅),待药油与丹粉产生化学反应,产生狠恶浓烟,药汁窜改得玄色黏稠时,及时离火,边搅拌,边冷却,待反应结束后插手第二步筹办的药粉,不竭搅拌至均匀,冷却成膏。第四步:将第三步所得膏用冷水泡一周,每天换水一次。一周后,阴阳拔毒膏即成。用时按照包块大小,用刀切取一小块,放在牛皮纸上用火烤化摊开,贴在患处。
患者,刘某,男,43岁。小腹呈现皮下包块15天。患者15天前小腹呈现一小红点,稍痒,用手捞后,第二天呈现小红疙瘩,未予理睬,三天后长成20x30mm大小包块,包块色白,质硬,伴胀痛,到药房采办”独角膏”外用两天。包块没有变小,反而增大,长至35x40mm摆布,遂到群众病院救治,支出院医治,采取点滴抗生素、灯烤、外贴病院便宜膏药,医治四天,包块有持续增加趋势,无法中托人寻求良方。病发第十五天,经人先容前来救治。救治时小腹包块如手掌大,蔓肿无头,位于肚脐下四寸,周边略红,质硬,压痛,中间皮色略暗,中心有米粒大小溃破。诊断:阴疽(阴寒停滞、气血瘀滞)
提到消法,很多人就会想到消食之法,实在消法内容非常丰富,我们临床常常用到消法,只是没有重视到罢了。
自幼受家父熏陶,学习儒、佛、道家实际,及长则专攻家传中医学,临床以宇宙间的“气”立论,阴阳合则气化成,阴阳离则气化停,阴阳和称身材健,阴阳离决百病生。宗《内经》治病察色按脉写形听声先别阴阳,以阴阳辩证,治寒以热,治热以寒,形不敷者温之以气,精不敷者补之以味,以六经指导据阴阳证用药,有是证则有效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