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民国清流.大师们的中兴时代》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四章 民国二十三年(1934)[第2页/共19页]

1934年春,张恨水还曾带一工友到陕、甘地区考查。走了二十多个县,目睹西北地区公众糊口艰巨的各种惨状,归北平后,创作了《燕归业》《小西天》等作品,极力对社会上层暗中、民生痛苦及社会多种冲突停止揭露。

北平、上海掀起《春明外史》的颤动海潮,让张恨水暴得大名,风景无穷。

徒羡低头咬大蒜,未妨拍桌拾芝麻。

1918年3月,张恨水出任芜湖《皖江日报》总编辑,其处女作白话中篇小说《紫成全烟》连载于该报。不久,他的口语长篇小说《北国相思谱》也连载于该报副刊,在芜湖已小得文名。

本日重读,仍觉意义仍然深远。

《啼笑人缘》连载后,社会上有传闻说,小说中刘将军抢沈凤喜为妾,是暗喻张学良。又传说张学良闻知,摆下鸿门宴,请张恨水到奉天,拟报此仇。张恨生果然有奉天之行,但张学良不但并未侵犯,反而以礼相待。宴会上谈笑风生,特别还提及关于《啼笑人缘》暗喻之谎言。张学良畅怀大笑:“无稽之谈!”然后当众授“东北边防司令部参谋”“百姓当局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参事”两职给张恨水。自此,每月给张恨水薪俸一百银圆。

接着,在上海的《民国日报》又接踵连载了张恨水的短篇小说《真假宝玉》和中篇章回体小说《小说迷魂游地府记》。从小说的题目上,便可看出他因循了新式言情小说的气势,艺术上老练粗陋,没有给他带来甚么名誉。

中年意趣窗前草,外道生涯洞里蛇。

张学良因策动西安事情被蒋介石囚禁。1946年,张学良在囚禁中给张恨水寄了两首诗。张恨水将诗发在他主编的《新民报》上,并写下沉痛按语:

读史敢言无舜禹,谈音尚欲析遮麻。

想来珍惜绍兴酒,邀客高斋刻苦茶。

(吾乡有“吃甜茶,讲苦话”之语)

另一种测度,说此次访日,“主如果追怀与寻访明治文学”。似也不太搭调,明治期间早已畴昔,周作人年青时所钦慕的明治时的文学大师夏目漱石、森鸥外等早已前后去世,仅存的谢野宽先生,在外避暑,未能会面。仅见到被他称作“自明治乃至昭和,一向为文坛的重镇”(《立春之前·明治文学之追思》)的岛崎藤村先生。一次是在日本中国文学会的宴会上,一次是藤村约朋友小酌。当时藤村已六十三岁。别的,还见到老朋友武者巷籽实笃。仅此罢了。故寻访明治文学之论也不敷采信。

1919年秋,张恨水从芜湖到北京,前后在北平《益世报》《今报》《天下晚报》《天下日报》及多家通信社任职。他处置消息事情多年,有机遇打仗北平各阶层人物,体味各种社会消息,堆集大量丰富的素材,为小说创作供应了资本。《春明外史》便是如此。

1933年春,当局还未与日本全面开战的情势下,张恨水按照在东北军当过连长的门生供应的实在故事,创作了长篇小说《杨柳青青》(别名《东北四连长》),“给大人先生一点讽刺”(《写作生涯回想》)。又在创作《啼笑人缘续集》时,让仆人公关寿峰、关秀姑插手东北抗日义勇军,成为杀日寇而捐躯的豪杰。

临时非论胡风对《五十自寿诗》的攻讦是否精确,这类以反动为旗号的文艺攻讦,一向存在离开文学而多做政治攻讦的先本性不敷。连周作人表示闲适、雅趣糊口的作品都要简朴粗暴地讨伐,“反动文学”之路,只能越走越窄。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