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梦回隋唐之我是李建成》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八章 孔子与子孙封号和绰号[第1页/共3页]

武则每天授元年(公元690年):“隆道公”。“隆道”是封号,“公”是爵位。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玄圣文宣王”。“玄圣”是指有治天之德而不居其位的人,《后汉书》起首以此称孔子。

西夏仁宗三年(公元1146年):“文宣帝”。据《宋史·夏国传》和《西夏书事》记录:西夏仁宗三年(公元1146年)三月,西夏仁宗公布诏令:“尊孔子为文宣帝,令州郡悉立庙祀,殿庭宏敞,并如帝制”——西夏王国赐与孔子以天子的名分,与西夏天子不异规格的庙、殿、天井。这一封号是孔子历朝封号中,级别最高的。

北周静帝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邹国公”。“邹”是国名,“公”是爵位。

清廷承认——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世祖承认衍圣公在明朝享用的全数特权,六十四代衍圣公孔衍植仍任衍圣公加太子太傅。朝见时衍圣公仍列内阁大臣之上。衍圣公与朝廷的密切干系,到乾隆期间达到顶峰,乾隆天子曾多次来曲阜,并颁御书“与六合参”、“时中立极”、“化成悠长”等匾额,重修棂星门,易木为石。对于乾隆与孔府的干系密切,多有猜想,包含七十一代衍圣公孔宪培的一品夫人于氏,与乾隆干系密切,孔府哄传于氏为乾隆之女。据考据,乃乾隆义女。(官臣于敏忠之女)。后于道光年间于孔府东路建有于氏的祭奠专祠沐恩堂。于敏忠被罢官后,厥后嗣也多借居孔府。第七十五代衍圣公孔令贻他倍受皇恩。在京为慈禧太后祝寿时,赏戴双目炫翎;宣统二年(1910年)又赏穿带嗉貂褂。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袁世凯命令统统衍圣公暨配祀贤哲后嗣所受清朝的荣典统统还是,颁给衍圣公孔令贻一等大绶宝光嘉禾章。孔令贻于1919年病逝北京,1920年仲春其遗腹子孔德成是最后一代衍圣公四月大总统令孔德成袭封衍圣公。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民国当局令孔子嫡派裔孙改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至此,持续了八百多年的衍圣公封号被拔除。

孔子是中国闻名的教诲家,思惟家,是中国从汉朝起历代尊崇的贤人,到了汉武帝免除百家,独尊儒术开端,儒家后辈中以公孙弘为首,就但愿将孔子朔形成连天子都要膜拜推许的人物,但是当时汉武帝固然重用公孙弘,但是推行的倒是披着儒家画皮的法家之术,以是,公孙弘的主张没有实现,直到汉武帝的重曾孙汉元帝期间,儒家学说才开端把持中国朝堂,到汉平帝期间,中原王朝的统治者开端给孔子加封号:

衍圣公明清期间为正一品官阶,列为文官之首,享有较大的特权,其居住的衍圣公(今孔府),是天下仅次于明清皇宫的最大府第。曲阜孔氏家属受历代帝王追封赐礼,谱系井然,世受册封。曲阜孔氏世袭“衍圣公”爵位累计八百八十年。

文圣尼父”。“文圣”是尊号,“尼父”是敬称——孔子字仲尼,故称。

东汉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褒成侯”。“褒成”是国名,“侯”是爵位。当时,“褒成侯”的“报酬”是赐食邑八百户。

后周太祖广顺二年(公元952年):“至圣文宣师”。“至圣”当代指品德智能最高的人,后专指孔子。

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宣父”。“宣”为谥号,“父”是美称。

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太师”。“太师”为官位,西周置,为辅弼国君之臣,历代相因,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多为重臣加衔﹐作为最高荣典以示恩宠,并无实职。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