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华月如笼[第2页/共4页]
便在此时,有女弄笛,笛声悄悄宛转,明丽亦如月,眷着冠袍,恋着月纱,寥寥娜娜绕着满场如絮飘。音色纯和,徐缓若吟,令所闻之民气胸悠悠,面不见愁,亦不会堕入此中。
稍徐。
袁女正瞅着阿姐嫣然一笑,娇声道:“阿姐如果想这恼人的曲水流觞早些结束,莫若去找那吹笛之人,令其一曲勿停,如此三轮转酒,应是快极!”
正在四周找她们的谢奕神情一喜,笑道:“甚好,瞻箦、季野,且随我来!”言罢,踏太小桥便走。
谢裒持着酒盏,仰天,一举邀月,而后将酒水缓缓洒入溪中,世人皆随。此时,月光投影而入,冠带、轻纱,纷繁拢入九转曲中,恰作因月成画。
袁女正微微侧首,盯着刘浓的侧脸,愈看愈喜,伏在腰间的十指交缠,根根嫩白;翘着嘴角,笑盈盈地问:“刘郎君,你猜那木兰花,可会驻停于君之面前?”
刘浓行至桂花树旁,借着浮白灯光将树下的袁女正辩清,眉梢微微一皱,摆布瞅了瞅,见边沿处另有一方空案,便欲前去落座。
这时,纪瞻笑道:“非也,若论美姿仪,自叔宝敛后,另有何人可及华亭美鹤矣!”
王侃把着酒杯邀饮,嘴里虽谦逊着,面上洋满笑意。
当王羲之起家之时,刘浓捏着酒杯的便微微一顿,再听他将这诗咏出,心中顿时暗奇:他怎地竟将《兰亭集序》之意咏出来了?彻夜明显是仲秋,不是上巳三月三啊,何况此地人数近百,亦与兰亭四十二友分歧。莫非,史载有误乎?
“哼!”
端颜正目坐案后,目睹木兰花即将从其面前掠过,飘向萧然。微微一笑,亦不觉得意,正欲擒杯小酌。
“幼儒先生!”
谢裒犹自沉浸在画作当中,神情悠然,嘴角带笑;刘浓挥扬着宽袖,木屐踏得轻巧;阵阵轻风袭来,撩起俩人袍角,俱是翩翩少年。
袁女皇伸出一根手指头,跟着音阶点着面前的小酒杯,嘴角弯弯,眉亦弯。
“过赞矣!”
“而后……”
谢裒浓眉暗凝,嘴上却笑道:“道,道畿,仲秋之夜,月已占空。莫若由道畿开轴?”
袁女正身着艳桃对襟襦裙,梳着堕马髻,插着雏凤步摇,双手端在腰间。款款跪坐于月白苇席中。看似端庄文静、温文若雅,实则不然,如果细瞅,她正坐得不耐,半边身子斜斜的倚着背后桂花树,点漆如星般的眼睛则左闪右闪,好似在找寻甚。
恰于此时。月起。
纪瞻扶着长须笑道:“幼儒开轴,老朽亦待也!”
袁女皇一声娇嗔,粉脸悄但是红,她们的追月戏玩,得在曲水流觞以后。转念一想,怕是统统的世家女郎皆在等候早些结束吧。
“女正,休得胡言!”
锦袍郎君斜靠床侧雕栏,嘴角带笑、神态惬适,漫不经心的将手中白麈悄悄一扬。制住谢裒之言,而后淡然笑道:“唤我道畿则可!”
谢裒悄悄瞥眼锦袍郎君与纪瞻,暗中稍作筹措,见月已尽起,世人皆向此地看望,不便再行久滞,遂将案上酒盏捉起,缓缓起家,踏出矮案,迎至水边,持着酒盏环环作邀。
刘浓由衷奖饰。
身后锦袍郎君眼睛顷刻雪亮,随后缓缓悄收,渐渐将酒杯一搁,身子微微前倾,抚着麈尾笑道:“道畿曾见过那美鹤两面,确是冰雕玉砌之辈,令人望之汗颜尔!再论其诗、其琴,皆不入俗流,若细论其妙,当属道畿平生罕见矣!嗯,难以述之于言……”
王、谢、纪,三人齐齐一怔,面色各作分歧。
夕照眠西,夜月将起。曲水流觞的半山腰,女婢们提着碗大的雪灯俏立于清溪两畔,将四野映得一片玉朗。沿溪之侧,尽铺苇席、错摆矮案。其上置着各色生果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