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门阀风流》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五章 乌衣绯裳[第1页/共3页]

……

诸此各种,刘浓有所耳闻,心中自知,司马绍已然迫不及待,新皇大朝,按律遵礼,当行台议、庭议、大筵群臣。台议乃三公与帝议,庭议则是五品入殿共议,厥后,则乃九品以上盛筵。待至盛筵之时,朝中格式即现。

夜,皓月当空。

城内,刘氏酒坊,刘浓单独一人跪坐于月下,略显冷僻。朱焘等人俱已拜别,无它,因明日即乃月半望日,魏晋承汉制,每月朔望日行大朝觐,而此番大朝觐乃司马绍继位首觐,是故,江东诸朝臣皆至,卯时即需入台城静待天明。

自晋室复立于江左,帝室陵夷致极,外不掌军权,内不控朝局,司马绍乃有识之帝,岂会任由世家掌权,故而,其人之作为虽暖和,却与司马睿大相炯异,何如,操之过急。休言其他,世家安闲惯了,岂容皇权鼎盛?亦如贾后,亦如王八之乱,目前头顶玉冠,明日颅挂市口,朝不保夕!

刁协看着朱色地板上的玄色谏书,目中精光一阵闪动,捋了捋须,恭声道:“回禀陛下,据臣所闻,清河殿下入钟山,曾与成都侯一晤。而此番返来,殿下并未提及成都侯,是故,依臣度之,想必殿下已知,当以社稷为重。”

台城,灯火光辉,犹胜天上华月。

大司徒气色极好,正行玩弄案上茶具,壶中水已沸,浅闻噼朴声,王导不慌不忙的拾起竹勺,于壶中微微一搅,细观茶色,碧绿若玉,悄悄一嗅,浓香盈透,淡然一笑,以勺勾得七分满,缓缓注入竹盏中,声音平平:“煮茶需随心,意至则茶醇。常闻人言,成都侯擅烹清茶,惜乎,何尝其味。然,茶色有浓淡,茶意有诸般,其人所行之志,一定适于汝。”

“儿子知也。”桓温微微一笑。

司马绍静坐于偏殿中,未着朝服,仅着一身宽袍,手里捧着一纸谏书,此书来自太学博士阮放,内里言辞锋利,字句若箭直刺民气,尚且引经据典,驳尽皇家不该将草率公主下嫁,此举,有失颜面。

“侄儿知也。”王羲之深深抿了一口茶,细细咀嚼着此中滋味,暗觉苦中有甘,甘中存苦,一时尽显迷怅。

“颜面乃何物,司马氏另有颜面乎……”

刁协坐于斜劈面,瞥了一眼司马绍,见其面红如朱染,心知天子已怒,暗自一阵盘桓,待司马绍气色稍缓,轻声道:“荀氏已获,沛郡刘氏亦从,陛下大计,功成一半矣。”

“儿子知也。”桓温迎着桓彝的冷眼,一步一步走到屋檐下,昂首望月,声音安静:“阿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瞻箦即若一星,勾连于众星,根深叶茂若网织,非一月可尽。然,儿子之所谋,乃为庾氏也。现在,我庾氏实为月侧一星,既不容于网,该当伴于月。暨待一日,或于日月争辉。”

……

王羲之静坐于室,眼观鼻、鼻观心,心观族伯。

刘浓顺着她的目光一瞅,只见小楼依月光,夜灯缭月窗,中有一人,正悄悄看望。四目一对,虽是隔得老远,成都侯也仿若听闻一声冷哼,下认识地摸了摸鼻子,淡然道:“入内,入内……”

王导捉起另一盏,吹了吹盏中浮沫,浅抿一口,笑道:“处仲虽亡,亡得当时,亡得其所。我琅琊王氏之所存,并非在处仲,亦非在吾,当在汝辈尔。汝辈若不自弃,我琅琊王氏便可簪缨不替,冠冕不替,世禄不替。”连续三个不替,道尽世家本质。遂后,大司徒看了看侄儿,叹道:“身为世家子,当为家属谋。逸少意不在功名,王氏却需安身于朝堂,如此,方可安享山川云雨……”

刁协怔了一怔,随即,小眼睛一眯,揖道:“陛下勿忧,江东十州,扬州临时非论,现在成都侯牧豫州,高平侯都督兖、青、徐三州,柴桑侯都督广、交、江三州,梁州乃甘季思,曲阳侯都督荆、益二州。除却成都侯与曲阳侯,另有柴桑侯与甘季思,任其一者,皆可外固社稷。”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