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子夜四时[第2页/共3页]
荀羡揉了揉眼睛,脸上笑容浓烈,见佐近再无别人,当即跳出院门,朝着刘浓深深一揖:“荀羡见过江东之虎,成都侯。”话尚未落脚,已然挺身而起,笑嬉嬉的道:“莫非,阿姐亦至?”说着,朝着摆布墙道,探首探脑的轻唤:“阿姐,阿姐……”在其心中,阿姐与成都侯实乃一体,刘浓既来,阿姐当至。
佛入东土,寄身于道,现在五斗米道大行其势,‘佛’自不甘于后,是故,莫论道诗亦或这僧僮,皆不遗余力的鼓吹佛法。那天雷震神石,想必与那枯木逢春普通,俱乃报酬!
道寺低声道:“此人客居于此,乃因隐故,是以,尚请成都侯移步。”说着,弯身静待。
闻言,刘浓微微一笑,世人则大奇,脚下法度随之加快。这时,道寺却脚步一顿,落在了尾后,待世人踏出寺门,叫住刘浓:“成都侯,且留步。”
“惊风急素柯,白日渐微蒙。郎怀幽闺性,侬亦恃春容……”歌声持续,浅唱如月白风清,有女坐在红树下,抱膝于怀……(未完待续。)
道寺道:“有客来访?”
歌声清婉,叶絮清清。刘浓目若沉渊,左手微微颤抖,悄悄撩着袍角挽于手中,转过树身,深怕惊赫了唱歌人,嘴里却喃着:“游思,游思……”
刘浓自是不会去拆穿他,现在见得状若华盖的红槭树沙响于风中,心中竟好似真闻佛语,一派安然静湛,悄悄的推开染着青苔的木门,嵌身于风里。虽未逢秋,山间草木富强,不着名的野草翠绿柔嫩,木屐踩于其上,不闻声。
道寺浅笑道:“各有擅场,孰难较凹凸。”见世人生奇,合麈于掌,团团一揖:“此画乃匠心描神,彼景乃神意天然,若言奇绝,当于此树普通。”说着,指了指枯木逢春树。
斯须,院内传出一个声音:“何事?”
当下,道寺引世人沿狭小的墙道走向寺外,边走边道:“此景原是山间一顽石,生于杂丛,不见其色,不见其姿。忽一日,天雷震寰宇,降雷束如虹。待雨歇云开后,小道心有所感,孤身而往,恰见一仙,凌于山颠。近而察之,原是一石。”
成都侯心中豁然一松,再也不顾荀羡愁眉苦脸的模样,挥着宽袖出院,木屐敲着青石板,响声又快又急。荀羡怔怔的看着犹自闲逛的木门,再瞅了瞅院中孤零零的盆栽,昂首时,恰逢一叶随风飘来,展转而安闲,心中蓦地一动,眼睛咕噜噜一阵转,撕下一截袖子遮住脸庞,叠手叠脚的窜了出来。
这时,僧僮奉朱焘之命前来寻刘浓。
刘浓眉头一皱,想了一想,跨出寺门,请众老友先行,本身随后便至。而后,回转入寺,随道寺而行。
“宿昔不梳头,丝发披两肩。婉伸郎膝上,那边不成怜……”刘浓顿步,神情迷怅,恍忽间,似回到了上蔡,与桥游思一道,坐在桂树下,相互依偎,抬首望月。桥游思散着长发,一半铺于白苇席,一半浅拂于刘浓之怀。
已至中午,道寺聘请世人入内用食。朱焘嫌室中香火缭人,遂命道寺摆案于枯松畔,世人围案而座。少倾,僧僮托着木盘鱼贯而出,内置各式清素之食,俱乃山中野菜,芽黄叶绿,满满摆了数案。刘浓浅尝其味,鲜嫩适口,细细一嚼,模糊有清爽雨韵与林间芳香。
“哈哈……”、“格格……”诸君轰笑,莺雪掩嘴娇笑。
此时见得刘浓,荀羡便如见了亲人普通,好生一阵絮干脆叨。刘浓本不想理睬,但其乃荀灌娘之弟,只得耐着性子听荀羡不住倾诉:山风哭泣,空雨无法,愁绪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