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七章 道旁之李[第2页/共3页]
许昌城极大,有表里二城,可纳数十万人。现在却不过数万住民,且大多为流民。祖逖光复此地后,居襄阳等地的颖川士族纷繁遣人北回,荀氏便为此中之一。城中,祖豫州长年陈兵三千,另有各士族部曲共同保护。
天子之都,许昌。
不但得洛阳,尚可得陈留!!
二人并肩行下城墙,边走边续诸般安插。
刘浓想起了永嘉六年,当时刘胤正带着他们母子逃窜,神情微微一怔。
“嗵嗵嗵……”
荀娘子道:“粮道极密,非经轘辕关,乃由阳城小道而入洛阳西,雷隼卫已然尽遣。韩离见汝引军而来,唯恐荀……阿弟部曲护粮不敷胜任,便欲率军护粮。以我之见,韩离所率乃步军,而我上蔡八成乃骑军,若我军入阳城为据,定可护得百里粮道安然。”说着,瞅了瞅刘浓,又补道:“颖川乃粮仓,不容有失。骑军迅捷,遇事亦可安闲返救!”(雄师交战,不会将粮屯于火线,必屯火线安然据点,由粮道而入。)
一入下元,冷暖骤变,簌簌北风劈面寒。
十里疆场血缓流,浓烟滚滚肆不休,横七竖八的尸身躺满草泽,刀枪剑戟乱插于地,无主的马匹抬着茫然的眼睛,灰儿灰儿的唤着,却唤不醒已然断头的仆人。
“哐啷啷……”
“汝为何……格格……”
小女郎身材颀长,六尺有半,与刘浓相差仿佛。一者华甲红氅,一者墨甲白袍,教人一眼看去,竟生一种激烈的反衬,迥但是异,却格外符合。
刘浓笑问:“小娘子分开许昌之时,乃是何年?”
高冠者一见荀娘子便喜,“啪”的一抽鞭,飞扑疾前,待即将靠近荀娘子,挥手欲言,却恁不地瞥见刘浓,神情又是一变,眉心凝成了川字,怔得一怔,老半晌,方才揖了一揖:“颖川荀蕤,见过刘郎君!”
“哼!”、“噗嗤……”
洛阳城坚,另有五千守军,绝非数日可取。韩潜并未急着攻取洛阳,而是安营于西境,静待刘曜。竖日卯时,刘曜亲率万五铁骑,踏入洛阳西。
少倾,城墙上强弩绷弦如潮,又将冲撞车刺作千疮百孔,血流成河。
城门一开,一队骑士劈面奔来,居左之人头戴高冠,年约十五六,长得眉清目秀,脸孔与荀娘子非常类似;另一人浑身顶盔贯甲,与小韩灵眉角类同,不知乃是韩离亦或韩续。
刘浓愣了一愣,晒然一笑,挥手道:“我自当随往,听令帐前!”随后,俄然低下头,疾疾向左跃了一步,模样颇是古怪。
“蹄它,蹄它……”
呼延谟奔至坡上,看了一眼刘曜,沉声道:“陛下,洛阳守军为李矩管束,难以出城背击。”顿了一顿,硬着头皮道:“现在,韩潜兵势极盛,依臣下之见,洛阳之势,恐已然难为。陛下莫若暂退,以待他日,稍有异动,铁骑当可复卷!况乎,赵王虚洛阳,而聚雄师于陈留,陛下……何故替其守城也?”
荀娘子迎着夕照,眯了眯眼,理了理嘴边发丝,笑意和顺:“永嘉六年,灌娘与阿父、娘亲、阿弟经此门而离许昌。当时,阿弟恶劣,闹泣不肯拜别。灌娘于道折李,赠于阿弟。阿弟食之,极苦,哭闹不休……”言至此处,指着城外某处,呼道:“便是那株苦李!”
仓促连续数回,刘浓微提马缰,神情有些不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