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七章 道旁之李[第1页/共3页]
荀娘子不知何时来到城墙上,瞅了瞅刘浓,看下落日下的许昌,面带笑容。秋风燎乱着额前的红绸,飘飞如丝絮,一时尽美。
“嗵嗵嗵……”
阳光洒入城墙,一半拂墙,一半流砾。
“哼!”、“噗嗤……”
荀娘子迎着夕照,眯了眯眼,理了理嘴边发丝,笑意和顺:“永嘉六年,灌娘与阿父、娘亲、阿弟经此门而离许昌。当时,阿弟恶劣,闹泣不肯拜别。灌娘于道折李,赠于阿弟。阿弟食之,极苦,哭闹不休……”言至此处,指着城外某处,呼道:“便是那株苦李!”
“呼……韩潜!!”
刘浓拱了拱手,正欲言。
荀娘子先是冷冷一哼,继而,本身却憋不住,嫣然一笑。她的笑容分歧桥游思那般浅静,也非同陆舒窈娴雅,亦不若顾荟蔚端庄,但她自有其风采,恰若阳春三月,冬雪融尽,初春复来。
一声令下,霎那间,强弩与石炮齐飞,砸得城墙刹时绽放百花朵朵,不时听闻城墙上,狂呼惨叫如鬼嚎,残肢断体若鸟飞。
荀娘子道:“粮道极密,非经轘辕关,乃由阳城小道而入洛阳西,雷隼卫已然尽遣。韩离见汝引军而来,唯恐荀……阿弟部曲护粮不敷胜任,便欲率军护粮。以我之见,韩离所率乃步军,而我上蔡八成乃骑军,若我军入阳城为据,定可护得百里粮道安然。”说着,瞅了瞅刘浓,又补道:“颖川乃粮仓,不容有失。骑军迅捷,遇事亦可安闲返救!”(雄师交战,不会将粮屯于火线,必屯火线安然据点,由粮道而入。)
呼延谟奔至坡上,看了一眼刘曜,沉声道:“陛下,洛阳守军为李矩管束,难以出城背击。”顿了一顿,硬着头皮道:“现在,韩潜兵势极盛,依臣下之见,洛阳之势,恐已然难为。陛下莫若暂退,以待他日,稍有异动,铁骑当可复卷!况乎,赵王虚洛阳,而聚雄师于陈留,陛下……何故替其守城也?”
刘浓立在十丈墙头,按着剑,放目眺望洛阳,心潮起伏转动,上兵伐谋,韩潜此举方为正道,石勒一旦调走虎牢与河内守军,诡计便化阳谋。而刘曜西北正与张寔交兵,能纠结两万余雄师前来,已是极致。只要韩潜击败刘曜,届时,再欲篡夺洛阳便垂手可得,且无后顾之忧。只是,祖豫州分兵三万而来,陈留之地,豫州与兖州军便仅余五万,能够抵挡石勒七万铁骑?
荀蕤却已转过了头,面向荀娘子,笑容尽展:“阿姐,迩来可好?阿父可好?娘亲经常掂记阿姐,阿姐为何至汝南却不归襄阳?”说着,瞥了瞥刘浓。
一入下元,冷暖骤变,簌簌北风劈面寒。
再直目迎视城门,状若烂板,呈灰红色,朱漆与铜钉已然脱落,内里充满洼坑,明显曾为重物撞击。
刘曜眼中赤光如火吐,猖獗的鞭挞着马,纵穿于血海,继而,又高高的勒起马首,枪指东面缓缓撤退的韩潜雄师,整张脸涨得血红,大声狂呼。不过旬日,两军接战五度,他五战四败,两万三千铁骑,现在仅余八成。
时候,当在时候紧急也,如果韩潜敏捷击溃洛阳之敌,再反戈突破此时亏弱的虎牢雄关,石勒便将腹背受敌!
“永嘉六年……”
“哐啷啷……”
许昌城极大,有表里二城,可纳数十万人。现在却不过数万住民,且大多为流民。祖逖光复此地后,居襄阳等地的颖川士族纷繁遣人北回,荀氏便为此中之一。城中,祖豫州长年陈兵三千,另有各士族部曲共同保护。
刘浓勒马于破败的城墙下,瞻仰许昌。但见得,高达十丈的城墙,青一片、乌一片,间或尚存黄一片,好似烂布拼接而成。青者,乃昔年之汉砖;乌者,乃陈焚旧迹,黄者,乃是塌土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