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舌尖上的江南[第1页/共3页]
冷云点头,“这是长江三鲜之一的金盾长毛蟹,以黄多,油重,体形巨大闻名,比起阳澄湖的大闸蟹有过之而无不及。”
“小珊儿,你这就不懂了吧?这螃蟹乃是寒物,以是得来点酒暖暖肠子,不然可分歧适养身之道了。”
废话,曹雪芹大大能不牛逼么?
说着已是开端掰螃蟹脚,嘴里还道:“吃螃蟹,先吃八足,再品膏黄,品完再掰开蟹身,按蟹肉纹理食之,最后才是这大螯,既不烫嘴,吃到背面还温热着,啧啧,真是人间甘旨!”
珊儿等被这话逗乐了,忍不住道:“夫人,您说话太风趣了,都新奇着,都是侯爷叮咛的,哪会吃坏?”
对劲着的某女人一听这话顿时复苏了,忙住了嘴,含混道:“乡里听来的,就觉词美得很,便记着了。”
她点头晃脑的,见另有冰块不知的事,顿时就很嘚瑟了,“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傍晚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描述瘦,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模糊,流不竭的绿水悠悠……”
被她的耍宝逗得表情愉悦,清冷的眸子里多了笑意,语气不免也充满了宠溺,“就剩嘴了,小东西。”
他笑了笑,道:“也得亏你技术了得,又捣鼓出了美味素,不然就你这嘴刁的,怕是家都得给你吃没了。”
“嗯。”她接话道:“传闻在杭州西湖边,那儿的人又唤此物为马蹄草。每到了采莼菜的时节,便有女子坐于圆盆中,如采茶般,左掠右捊,只采淹没在水中尚未伸展的新叶,一片片的,被透明的胶质包裹着,好似细细纺锤。”
背后出了一层白毛汗:让你得瑟,差点漏了马脚。
“我偶然真猎奇,你到底读了多少书?摆布不过十二岁,可这些典故倒是张口就来,就算是京中的淑贵也不如你见闻博识。”
“听闻采莼不成荡舟,行动大了,荡起的水纹会将藐小的莼菜荡开飘走,故而只能坐于圆盆里采摘。这采莼菜也是一门工夫,莼菜粘滑,全看指间工夫,忙活上半日也采不到多少,莼菜金贵,大抵就是以吧。”
他看向她,狭长的黑眸幽深极了,落日倒映在他的眼中,映出了她清丽的容颜,将她紧紧地锁在本身的眼里,一字一顿隧道:“如果有力窜改这世道,随波逐流也是一种活法,起码能安然到老。”
船舱内摆着几张矮几,正中的那张显是给职位最高的人坐的。几个奴婢已把带来的酒菜摆了上去,杨满月眼睛一扫,不由欣喜,“这是莼菜鲈鱼?”
说着便夹起一块鲈鱼肉就着莼菜吃了起来。
“这是天然。”
冷云扬眉,“你这是那里听来的词儿?倒是新奇。”
她笑了起来,“可贤人也有言:朝闻道,夕可死,如果傻傻分不清的活一辈子,倒不如残暴一时。”
说罢便是连连催促珊儿,“好姐姐,快,也给我来杯桔花酒,嘻嘻!桔花黄,蟹正肥,持螯把盏浮明白。有如许的好蟹,岂能不吃点酒?不然六七两的家伙什吃下去,不来点酒去去寒气,这大蟹总得抨击你吃它之过,让你五脏庙闹腾,不安省。”
冷云吃下一块鲈鱼后,又抿了口酒,悠悠道:“不管是做羹还是炒,都得焯一遍水去除苦涩。而这火候的掌控就磨练厨子的功底了,焯久了,口干老,且色黑,如此一来,便成了无用之物。”
看着盘里的螃蟹,这个头,吓死人了,有木有?!
杨满月笑嘻嘻隧道:“这个馋嘴的老倌竟是官也不作也要跑返来吃鱼呢!这下可好,倒是着名了,莼羹鲈脍倒也成了思乡的典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