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没时间了快上车》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十八章 顺世情如海托内兄,逢流年荣公封王爵[第1页/共3页]

弘历便将方才之事约略转述给雍正,面露苦色总结道,“荣国公放肆非常,只怕又是一个年羹尧……”

一行人进京之时,恰逢荣国公病体稍愈,单身带从骑返京。他是班师将军,固然没有带雄师耀武扬威,按例天子是要“郊迎”的。方至通州,已有旨意到,“着皇四子和硕宝亲王弘历率诸王皇子及文武百官迎贾赦班师归朝,用天子仪仗。钦此!”

亲王如此做派,贾赦还是骄横仍旧,一起进了北京,进了紫禁城,这才下轿安席入坐——礼部官员早就彻夜不眠安排好的。最上首是颙琰,紧挨着便是贾赦。

雍正一笑,说道:“这是挟了不赏之功,很犯人臣之忌的。是不是啦?”

“你想想,奉天养着多少异姓王?立了功,你就封王,养起来,有事去为国着力,无事就养起来。这是汉光武刘秀的轨制,叫‘功以赏爵,职以任能’就是用高位厚禄作养有功将士,但不能立了功就赏职务办差事,二者不能混合。就是贾赦封王,只给采邑,不给他加差使。”

谁知,自上了轿,行了半刻,肩舆却俄然停下,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遥遥见得前头一大片龙凤旗遮天蔽日,在西风中猎猎招展,约可有一里之遥。又有号炮齐响,鼓乐震天,黄钟、太簇、无射、姑洗、蕤宾、大吕之声扬天齐奏……一问方知乃是荣国公贾赦本日归京,上令宝亲王率诸王皇子出京十里驱逐。

王公大臣中很多人都变了神采,倒是弘历面色如常,翻身上马,在轿旁缓行,与贾赦搭话。

弘历心中陡起惊觉,不知这是甚么意义,正色答道:“我大清未曾有过鸟尽弓藏之主。”

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肩舆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她昔平常听得母亲说,他外祖母家三代国公,与别家分歧,登陆一见,公然如此。荣国公速来以军法治家,连日来所见的些主子保护,行动去处俱都有板有眼,一派剽悍之气,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亦是不凡。何况今至其家.是以步步留意,不时在乎,不肯等闲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嘲笑了他去。

“王爷千岁,千千岁!”

“封郡王。”雍正笃定地说道,“贾赦早就应当封王,只是限于陈规轨制没有先例罢了,朕这里立个端方,弘历你要记着,要有这类胸怀胆量。后代满洲亲贵确切伟业可著的,必然要给够名分,如许才不失士子进取之心。”

依着此时的民风,在婚姻方面还是有着“五不娶、七出、三不去?”的说法。“七出”、“三不去”说的是仳离方面,而“五不娶”说的则是娶妻方面的讲究。

“宝亲王代天子设筵,驱逐荣公爷班师荣归!诸臣工谢恩——免膜拜礼!”

不幸的是,林黛玉此时的状况正巧合适“五不娶”的最后一条。林如海五代列侯出身,书香家世之家,当然晓得这内里的讲究。丧妇宗子不取,是因为内宅无大妇,长女贫乏嫡母管束,很轻易贫乏教养。可如果让林如海在贾敏骸骨未寒的时候就考虑续弦的事情,又实在强他所难。但是,不快点续弦的话,今后他女儿出嫁的时候,这就是个题目,或者说是个污点,说不得就得背上一个“贫乏教养”的标签。

这类筵宴分歧朋友家人设酒嬉乐,举止进退揖让劝酒到处都讲端方分寸。“守礼不悖”是其主旨,言谈谈笑都是体仁德沐皇恩,黄天后土臣罪惶恐的那一套。弘历举杯以后,便是贾赦举杯,为雍正及宝亲王贺寿……

“还是皇阿玛看得是。”弘历劝说无效,面不改色的说道,“他已经是一等公,又不能封贝勒贝子,已经无爵可封了。可否一等公承嗣顺延至下五代?”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