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待嫁[第1页/共3页]
梦中,卫恒夺走了程熙手中的合卺酒,而梦醒后,他夺去了程熙的性命,让我未及圆房便成新寡,现在又成了我的未婚夫,统统都果如梦中所示。
“不错,昨晚丞相俄然向清河崔氏提亲,当时在坐之人还觉得丞相是为了给三公子求亲,毕竟三公子在他诸子中,年纪最长,还未有妻室,却不想――”
“我梦见卫恒身穿喜服,悄悄拿开新妇遮在面前的大红团扇,团扇后的那张脸,和我一模一样,便如是铜镜中映照出来的普通……”
姨母亲身扶我起来,携着我手到榻上坐下,苦笑道:“想来你已知这喜信了。”
卫畴接到天子的圣旨的第二天,就立姨母为齐王后,却对峙哪位公子为世子不置一词。
大雍第七位君主孝明天子的母亲便是死了头婚丈夫后,被选入宫中,最后入住中宫,被立为皇后。
但是现在,卫畴刚成为齐王,世子未立,而卫恒是有望被立为世子的公子之一。此时将我这个妻族毫无助力的再醮妇人许配给他,却为本身亲子求娶清河崔氏这等旺族之女,只会惹人非议。
嫂嫂仍旧每日都来看我,却再也不见岩弟。嫂嫂说,卫畴现在极是爱好岩弟,将他带在身边,寸步不离。
“那姨母可会助阿洛分开?”我心中又生出一线但愿。
“阿洛,你可知昨日晚宴时,丞相将你许给了谁?”
昨晚的酒宴之上,任几位智囊如何旁敲侧击,卫畴均是呵呵一笑,半点口风不露。跟着就定下了两个儿子的婚事,给年纪最长的儿子打着完璧归赵的灯号配了我这么个再醮妇人,却为心疼的小儿子求娶旺族之女。
帷幔后似有一道身影一闪而过,我忙朝嫂嫂摇首,表示她不成再说,可惜已经迟了。
我到得姨母房中,她现在虽已贵为王后,却还是昔日司空夫人的简朴打扮。
“是以,前几日丞相问我,同清河崔氏攀亲可好,我只当他是想为子恒说亲。毕竟子恒在他诸子中最长,却至今未曾有妻室。却不想,他竟是将崔氏之女配给了子文。”
姨母极重申明,最怕别人讲她苛待原配所出后代。是以,在未嫁程熙之前,凭着我中山甄氏的出身,完整配得上卫恒的身份职位,姨母也才会生出两家攀亲之意。
若我仍旧像宿世那样嫁于卫恒,那么在运气之路上等着我的,便还是那可骇的……
让本身的儿子娶一名再嫁妇人算不得甚么,但如果这位再醮之妇是部下败将的未亡人,这就有些奥妙了,算不上是一门门当户对的好婚事。
我沉默半晌,“丞相此举,或许自有他的企图,只是,为何要将我牵涉出去?他若不肯让三公子的妻族强过子文,大能够随便为他娶一名式微士族之女,为何定如果我?”
本来竟是卫畴命人监督于我?
“你已不再情愿这门婚事,甘愿分开卫府,也不肯再嫁给你当年心悦之人?”姨母轻声问道。
嫂嫂话音一顿,似是不知接下来的话该如何开口。我们姑嫂之间无话不谈,我对卫玟偶然,她是晓得的,而我昔年对卫恒的情义,她亦是心知肚明。
二来则是让嫂嫂晓得因当年宛城之事,卫恒卫华姐弟对姨母的怨怼,万一卫家俄然产生甚么变故,也好早做筹算。
嫂嫂瞪大了双眼,“你如何晓得的?莫不是卫珠那丫头抢在我前头奉告你了?”
姨母说完了她要说的话,并没有再放我归去,以备嫁为名,在她的院落旁侧,另拨了一处居室与我,将本来的服侍的婢子从两人加到了八人。
第二日一早,我正坐在妆台前怔怔对着铜镜入迷,一阵短促的脚步声响起,嫂嫂如一阵风般旋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