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时事[第3页/共3页]
李家近几年连连遭变故,剩下两对孤儿寡母,吴氏接受了太多的哀痛和痛苦,可不敢想万一最后一个儿子出了事,本身还撑不撑得住。
以是,两人现在是在刘德才的宿舍扳谈,而李笠的谈天程度比起昔日俄然‘暴涨’。
不过因为鄱阳和长江之间通水路,来往便利,以是每年都会有一些王府家眷轮番来鄱阳小住,算是给鄱阳的王府增加一点人气。
李笠认得此人是放债的吕全,人称“吕掌柜”。
。。。。。。
“历朝常例,宗王固然有封国,但不之国...啊,这之国就是指在封国耐久居住...”刘德才向侄子讲起鄱阳王府的大要来。
李笠自幼丧父,因为是吏家子出身,当然没机遇读书,不过得阿叔刘德才“发蒙”,学会读写一些常用字,也会根基的算数。
“嗯,娘放心,孩子会保重的。”
鄱阳是鄱阳郡的郡治,也是鄱阳县的县治,吴氏和儿子李笠同城,却因吏役在身,不能常见面。
李笠啃着炊饼,被吴氏看得内心发毛,恐怕对方发明儿子“换了小我”,从速说:“娘,那长舌妇说的话信不得,你看,孩儿不是好好的?”
又晓得这个期间贵贱清楚,而百姓根基都是文盲。
那一世他闯社会,跑过停业、做过营销、倾销,练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大话的本领,应酬起来游刃不足。
而李笠又有寡嫂林氏,也就是李笠长兄的遗孀,现在林氏带着儿子在白石村,守着家中几亩鱼池(鱼塘)。
但李笠是个未成年小吏,不成能也不该该问出甚么“当今各国情势如何”之类的事,他要问的,当然是本郡时势。
见刘德才兴趣高,他说:“旧事不好提,一提,娘就难受....小侄家中,还得靠阿叔多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