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符言篇十二:身居要位,信守准则 (2)[第3页/共3页]
世人见势不妙,感觉事情有些严峻,决定前去自首,但是还是有很多人踌躇不决。这个时候,陈埙又命令,凡是献出兵器的人一概重赏,既往不咎。这个号令一下,投奔官府的人越来越多,并且全数缴械。陈埙也真如他所说,给了这些人重赏。如许,知州陈埙未发一兵一卒,就将这件事停歇了。并且,本地的治安也有所改良。可见,奖惩的能力有多大。
刘邦忙问:“事到现在,该如何办呢?”
楚军奉告晋军,要求放还卫、曹两国的国君。晋文公暗里接待两位国君,将他们奉为座上宾,并且承诺规复他们的君位,但是要求他们先同楚国断交。曹、卫两国国君不敢和晋国抵当,就都按晋文公的意义办了。
实在,这只是在朝者要遵守的一个原则。别的,在朝者在奖惩时也要遵守必然的原则。前文说过,在朝者实施夸奖原则的时候要取信,实施奖惩原则的时候要公允。奖惩要清楚,是扶正祛邪的一个手腕。关于奖惩题目,诸葛亮曾经说过:“奖惩之政,谓赏善罚恶也。赏以兴功,罚以禁奸,赏不成不平,罚不成不均。犒赏知其所施,则懦夫知其所死;科罚知其所加,则险恶知其所畏。故赏不成虚施,罚不成妄加,赏虚施则劳臣怨,罚妄加则直士恨。”意义是,夸奖与奖惩的政策,说的就是善的予以嘉奖和恶的予以奖惩。嘉奖是用来鼓励建功的,奖惩是用来根绝奸邪行动的。既不能嘉奖不公允,也不能奖惩不平等。通过犒赏,他们晓得要赐与好处的启事,懦夫就会为了公理而奋不顾身;通过奖惩,他们晓得被奖惩的启事,做好事的人就晓得要有所害怕了。嘉奖不能无按照地实施,奖惩也不能随便地乱花。如果没有按照地嘉奖,有功绩的人就会有牢骚;随便地奖惩,朴重的人就会忌恨。关于奖惩方面,很多在朝者措置得还是非常好的。
大战开端,遵循原定的打算,晋军闪现出节节败退的模样。成得臣大喜,率军急追,不猜中了晋军的埋伏。跟着成得臣率军深切,晋军也不再后退,而是反过来用精锐军队进犯楚军,把楚军打得大败。
成得臣得知这个动静后大怒,他本来是想救这两个国君的,没想到这两个国君倒先和楚国断交了。他立即命令,全军筹办,顿时攻打晋军的大营。
本篇中还提到:“心为九方之治,君为五官之长。为善者君与之赏,为非者君与之罚。君因其政以是求,因此与之,则不劳。贤人用之,故能掌之。因之循理,故能悠长。右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