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宝塔闪光耀[第1页/共3页]
天子竟然把宜宁公主许配给了皇太孙,册封为东宫淑女!
自超大师接着说道:“这是琉璃塔,是三十年前慧忍法师所赐,乃天禧寺的代传宝贝,伴我多年。琉璃乃我佛家七宝之首,能蓄纳我佛聪明光亮,照三界之暗。你带着。佛法无边不成考虑,护佑你安然吧。”
莲花睁大眼:“应天府的第一大寺院?”
“洪武十年出世,本年二十一岁。”
莲花捧着琉璃宝塔,拜倒在自超脚下,含泪说道:“愿师父来世得菩提,身如琉璃,表里明彻,净得空秽,光亮泛博。”
李芳了望望莲花,看看国王,便欲起家,世子李芳硕和中间的李芳果用力儿按住。
百官俱皆纳罕,赵胖这才到汉城,如何晓得的?真正功德不出门,好事传千里。
自超想了想,缓缓说道:“老衲幼时在天朝游学多年,遍游南北各地。天朝边境泛博,汗青悠长,文功武治环球精美,实非我朝鲜能够对比。强蛮如蒙前人即便横行一时,终也被他们赶了出去”,顿了顿又道:“天朝的朝堂上人才济济,连官方也是藏龙卧虎高人辈出。公主惠质兰心,此去总以忍字为上。”
李成桂问莲花:“吾儿拟何时进京?”
自超大师微微点头:“不错。天禧寺在东吴孙权时就建了,是天朝的第二座寺院。”
莲花定睛细看,是一个小小的九层宝塔,固然只要二寸多高,倒是纯洁得空晶莹剔透,竟不晓得是甚么做的。
知密直司事赵胖一回到汉城,就径直去了景福宫,上了勤政殿。
李成桂假装没闻声,又问赵胖:“此次朝廷态度如何?”
“一千一百多年了。不但汗青最久,范围也是最大。特别藏经浩繁,是天朝的佛经流转中间。”自超淡淡道来,言语中却尽是倾佩。
莲花双手接过,安抚道:“弟子必然送到。他三位和师父一样禅净双修福德无量,必然都是好好的,师父别多挂虑。”
只听到知密直司事赵胖念叨:“奉天承运天子诏曰:目前鲜公主宜宁,年方二八,朕已古稀,以此殊龄而贡女与朕,未审何谋?无乃贪之甚欤?”圣旨语气极其峻厉,意义是公主才十六,我都七十了,年纪差这么多却要把女儿嫁我,你朝鲜有甚么图谋?赵胖不由顿了顿,额头冒汗。
三小我是在城外的安国寺,筹办要带到天朝的经籍。朝鲜在十三世纪高丽王朝前期,用时几十年刻印了闻名的《高丽藏》《续藏经》《再雕大藏经》,共一万多卷,收录佛典近三千部,刻经木雕版就有八万多块。俗称《高丽大藏经》,涵括北宋和契丹的大藏经,广博浩大校订松散,很多佛典乃至为中国所无,向来是天下佛教藏经中的珍宝。以是此次李成桂和莲花特地筹议了带这套佛经,以彰显我朝鲜平和恭谦,却也不容轻视之意。
莲花垂首道:“但请父王作主。”
自超大师取过桌上一本《光赞经》顺手翻阅,半响迟疑,没有说话。
自超大师温润透明的双眸,也出现了泪光。
李成桂心中策画,固然不是天子是皇太孙,固然只是初级别的淑女,但此次是受了朝廷的正式册封,这在朝鲜汗青上但是第一次!头开得不坏,前面能到哪一步,就要看莲花本身的运气了,真能做到皇贵妃也不必然。现在名正言顺能够奉旨进京入东宫,宜早不宜迟,以免另生枝节。
李成桂表示身边的内侍取过皇历,细心看了半晌,说道:“下月二十六乃是谷旦,就这日解缆吧!”
莲花算了算,惊奇道:“东吴?那难道有一千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