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才论当下[第2页/共8页]
落羽生看着冲大师,谛视时许,点头道:“大和尚,你记性不差,人却不敷聪明。”
听了这话,世人均感如释重负,乐之扬心想:“朱元璋建国雄主,胸怀宇量公然分歧凡响,比拟起来,他这些儿子可差得远了。”
“啊!”一个寺人惊叫起来,声音尖细如针,“有鬼,有鬼……”
铮,古筝停止,跟着一阵风吹来,云烟散尽,四方腐败,古筝上的弦丝悠然闲逛,落羽生倒是无影无踪,瓷盆空空如也,此中的净水涓滴不剩。
乐之扬一呆,恍然明白朱微的行动,敢情小公主意他鼓筝的伎俩、所用的乐律和落羽生普通无二,唯恐他也如老者一样俄然消逝。
乐之扬的感受最为独特,仿佛身在水中,冉冉漂泊起来,鼻间传来一丝河水的腥气,一张女子的面孔如在面前,模恍惚糊,似在含泪抽泣。乐之扬想要看清女子模样,谁知稍一谛视,那面孔变得浑沌一团,乌黑亮光,好像雨夜绽放的牡丹,面孔越去越远,漂泊摇摆的感受却挥之不去,
太和殿四周本有禁军扼守,但是兵士都称未见有人出入。宁王想破脑袋,也想不透落羽生如何消逝,莫非这老头儿真是仙魔神怪,来而不知其来,去而不知其往,一眨眼的工夫就消逝在六合之间。
朱元璋道:“朕也当过和尚,见佛是缘,你能到这儿,也是缘法。”冲大师道:“不敢当。”
“道灵仙长。”宁王满心迷惑,盯着乐之扬高低打量,“你何时学会了落羽生的‘新律’?”
冲大师微微一笑,说道:“小僧信奉佛祖,鬼神之事一概不知。”
听到这儿,乐之扬才晓得朱微是朱元璋钦点给宁国公主的乐工,忍不住转头看去,朱微女扮男装,风韵俊雅,乐之扬越看越爱,心头一阵酥软:“我还比试甚么?只要她欢乐,我输给她就是!”又看太孙一眼,后者目光殷切,大有鼓励之意,乐之扬暗自好笑,深思:“我要认输,他必然气得半死,不过,朱元璋派女儿参赛,必然也想小公主胜出,我若输了,他或许不会活力。太孙顾忌者诸王,宁国公主并非诸王,梅驸马更是太孙的亲信,朱微即便胜了,诸王也不会为此看轻太孙……”越想越觉有理,收起争雄动机,一心要助朱微夺魁。
宁王机警一下,厉声叫道:“搜刮四周,把他找出来……”因为惊骇,嗓音变窄变尖,比起寺人也不遑多让。
见这景象,乐工们都感迷惑,此前只要两人勉强弹完此曲,朱微婉转,冲大师激昂,到了落羽生这儿,平平平淡,有如身边净水,既无大起,也无大落,但是音符纷繁从他指下飞出,一声稳定,一字不差,别人转调如攀云峰、如探深谷,不是通途,就是畏途,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也难快意,到了他这儿,却如大道坦途,行来毫不吃力。
朱元璋微感惊奇,问道:“甚么乐器,恁地沉重?”晋王笑道:“容孩儿卖个关子,这一件乐器,也是孩儿送给父皇的寿礼。”
桌案下水陆珍羞、应有尽有,数百名宫女寺人如蜂如蝶,来来去去,不住斟茶添酒。寿礼环抱四周、随便堆放,积累有如一座座小小山丘,其间珍珠如卵、祖绿如盘,鸽血滴红,猫眼泛蓝,巨象牙如弦月,灵犀角似春山,玉有万载之润,参有千岁之形,剑上龟鳞片片绿,杯里月光夜夜明。
两个藩王惨淡相对,宁王猜是狐仙捣蛋,蜀王不觉得然,宣称大明承运、皇气蔚然,狐仙小小妖物,神情微小,岂敢踏入皇城半步。依他之见,定是海上仙翁,敬慕洪武大德,特来献曲祝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