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八部之主1[第1页/共5页]
卜留恍然道:“无怪他们都是北方口音,拳脚工夫也不弱。提及来,姓朱的兔崽子不呆在北平纳福,跑来都城干吗?”
人群一时寂然,看着瘦子目定口呆。俄然间,有人哈哈大笑。黑大汉闻声笑声,转眼看去,发笑的是一个幼年公子,浑身绫罗,样貌美妙,年纪不过十八,眉宇间透出一股桀骜。黑大汉面露不快,问道:“看官,你笑甚么?”他中气实足,当真声如洪钟。
“甚么?”公子大怒,“去找应天府的官差,一个也不准放过,不把他们碎尸万段,我朱高煦誓不为人。”豪奴们神情难堪,此中一人轻声说:“殿下,还是算了吧。上面晓得你来逛秦淮河,一顿板子是跑不掉的。”
瘦子拿起钉板,送到世人之前,笑嘻嘻地说:“请看,请看……”乐之扬也忍不住摸了一下,公然是精钢所铸,若无百斤之力,休想将其扳直。他听席应真说过,娘家的横练工夫,练到必然境地,开碑断石,刀枪莫入。黑大汉如此了得,想必也是娘家妙手。只不过,席应真又说了,横练工夫赶上内家妙手,以气攻气,必定要吃大亏。
四周彩声雷动,乐之扬也禁不住大力鼓掌,细看吐火男人,年纪不到四十,不高不矮,边幅平常,料是为了吐火,一张脸白净不必。
秋涛道:“数年之前,朱元璋下了一道圣旨,号令天下诸王将儿子送到京师,亲身教文讲武。他明说是教诲孙子,稍有见地的人都晓得,皇孙留在京师,就是一群人质,诸王纵有野心,也不敢抵挡朝廷。”
跟了数里,垂垂繁华起来,河边游人如织,河上画舫成行,青楼上红袖乱招,莺歌燕语,欢笑不断。
夫子庙是乐之扬自幼玩耍的处所,故地重游,不堪唏嘘。戏园早已重开,只是换了仆人,回想起那一晚的刀光血影,乐之扬仍觉一阵阵心寒。
瘦子嘻嘻呵呵,走了一圈又是一圈,越走越快,呼呼生风,主子们开初叫骂不已,垂垂哀号起来,吸住的手脚变红变肿,眼泪鼻涕也流了下来,身子几不沾地,纸鸢似的飘了起来。少年公子站在一边,手握短剑,盯着四人,两眼发直。他自知赶上高人,但平生豪贵,极少亏损,不甘心就此退走。正踌躇,先前的吐火男人站起家来,咳嗽一声,随口说道:“老卜,闹够了吗?别忘了另有闲事儿。”
旁人只是猜疑不解,乐之扬倒是里手,他越看越是吃惊,这瘦子清楚是一名内家妙手,用内力吸住了三人的拳头。三个豪奴也不是等闲之辈,身腕表里兼修,一拳一脚,少说也有上百斤力道,要想困住三人,内力外力都须远远胜出才行。乐之扬见过的妙手中,明斗的“涡旋劲”与之有些附近,但那劲力发之于掌,不似瘦子周身高低均能吸人。
不知不觉,到了燕子矶上。秋涛忽地停下,但听有人扯着嗓门大呼:“秋师姐,你如何才来?”
黑大汉的面皮黑里透紫,闷了一会儿,渐渐地说:“五十两太少,五百两如何样?”公子大感不测,只一愣,哈哈笑道:“好小子,你他娘的想诈赌对不对?你举高赌注,骗我知难而退,哈,也不看看老子是谁?”一招手,身边的豪奴递上一个荷包,公子将口袋向下,倒出二十多个小金元宝,粗粗一算,少说也值六百两银子。人群响起窃保私语,个个盯着元宝,透暴露羡慕神情。
瘦子哈哈大笑,回身就走,黑大汉与吐火人跟在前面,转眼分开人群,消逝得无影无踪。三个豪奴狼狈爬起,低头一看,小公子鼻青脸肿,已经昏了畴昔,仓猝将他救醒,齐声叫喊:“殿下,还好么?”那小子悠悠醒转,四周一望,咬牙怒道:“好你娘个屁,那三个狗东西呢?”一个豪奴悻悻道:“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