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借赈灾善人劝教子 助分粮孺子明大义[第1页/共3页]
“那就干脆把喝酒的像伙给砍了!”
家里有学龄孩子的人,都喜好得不得了,又怕小松龄问到本身不美意义,因而都说:“蒲先生管着咱一家人用饭,还管着孩子读书,上学不费钱,开天辟地哪有这类功德?小三,你放心,只要书院开学,我们都送孩子去。”
“我当,”小松龄毫不害怕,干脆跳进笸箩里,坐在升口上:“我说了算数,就是不能分给你!”
分米的架式早已摆好,天井中心放着个大笸箩,中间,放着量粮食的‘升’、ˋ撇子ˊ(量粮器具,一撇合五升),笸箩外另有一只‘斗’,是为人丁多的户筹办的。
蒲槃道:“你说话算数?”
打头就是那位自称和蒲家沾亲带故,家里有存粮的人。他看看正忙着的蒲敏吾,又瞅瞅小松龄,满脸堆笑:“来,先给我分上。”
小松龄说:“我都筹办下了。”因而取出笔墨纸砚,将中间的粮斗翻过来,底朝上,铺好纸:“快说!”
“可我沒钱给他买书。”
那人道:“算数,我发誓:蒲阿狗,再喝酒,下辈子真的变只狗!”
“我帮他!”
“也不可,平白无端,谁砍你的头?”
“到时候就怕人家不要,咋办呢?”
“俺爹办的是义学,不收学费的。”
看到他一双脏兮兮的手,撑着条黑乎乎的布袋口伸过来时,小松龄一阵恶心,吐出唾沫道:
“那也不可,每天得上山拾柴、打猪草……”
“不能分给他!”
“少废话,我老姑还不是被你活活饿死的,你守着粮食饿死娘,还是人吗?”
“救灾?你没瞥见他腋下夹着袋子吗?八成也想去分大米呢!”
“忘了根”不平气,吹胡子瞪眼标诘责小松龄:“你如何晓得我不给娘饭吃?”
他一边敲锣,一边呼喊,见了人该叫甚么叫甚么,很有规矩,小嘴甜的抹了蜜似的。他头里走,人们在背面嘉奖:“看人家松龄,又聪明,又懂规矩,真是个百不挑一的好孩子!”
那人被小松龄一通数落,感觉下不来台,只好几次使眼色向蒲槃求援。见蒲槃只顾着挖米,不睬睬,打讪说:“敏吾,我走啦……唉!让你表弟如何出你家大门呀。”
“好办,给咱就要,还他不要,拉倒!”
“好啦!好啦!”蒲槃笑着打断了儿子的话,小松龄毫不掩铈地揭大虎的弊端,怕这个红脸男人接管不了,就息事宁人地说:“大侄子,这事你也过分度了,叫小虎子上学是我的主张,莫非你不想想大叔是向你还是误你吗?孩子不读书识字如何能行,你爹不就是因为不识字,跟石志三打官司时,糊里胡涂在讯断书上画了押,坐了一辈子冤枉牢嘛!”
“不分给你!”
“我爹给他买”
“你说如何起法?”
“哈哈哈!”惹的世人哄堂大笑。
小松龄不让分给大米的第四小我叫王小根,因为他打爹骂娘不孝敬!人们都叫他“忘了根”。小松龄义正词严地对他说:“你是个撑断肠子饿死爹娘的人!这米只能布施你爹娘。让你饿着肚子干瞪眼,把你倒置了的乾坤倒置过来!”
“松龄说的对!”天井里响起一阵热烈的附和声,“就让王大根领去吧!”
“你此人说话不讲理,你家里不也有多年陈粮吗,为甚么不跟蒲善人学?拿出来救灾呢?”
蒲大虎辩白道:”松龄兄递,哥不是不让小虎上学,是家里太穷上不起。
“为甚么?我家又没存粮。”
“蒲老认人不认亲,不信,你去尝尝,小松龄这一关,你就过不去!”
“我的粮食都卖给哀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