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急民苦义愤起诗社 应乡试慷慨放悲歌[第2页/共4页]
“老爷,你不是要使淄川成为山东第一无灾县,报功进级吗?为甚么又要报灾呢?”
李希梅道:“既然要立诗社,就要起个社名。诗集便以其社名刻印发行。这社名叫甚么好呢?”
蒲月行复近,宁犹望西成。
张家有女初长成,面如桃花初含苞。
第一个朗读者李希梅,他的诗题为:
二者尤剧毒,莫过赃官心。
流民满门路,荷簏或抱婴。
高珩问:“刚才你们去县衙干甚么来?”
“是,老爷。”
蒲松龄将虾米精强买少女,被世人赶跑,担忧他恶人先告状,去县衙揭露他依仗权势,横行乡里的罪过。及发明李长祚审案不公道,出面干预。李长祚在世人公理监督之下,不得不重新审理的事说了一遍。
蒲月自郡归,见流民满道,问之,皆人也。
蒲松龄道:“诗歌是中汉文明的灿烂珍宝,上溯太古最好之诗作,莫过屈原之离骚。离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篇长篇政论抒怀诗,反应了屈原对楚国政治暗中、君王腐朽惰落的气愤,主张修明法度、保举贤达的夸姣抱负和抱负幻灭后的愤激、哀怨之情。诗中所塑造的高低求索、九死不悔的固执精力和苏世独立、光亮洁白的仆人公形象,滋养了后代无数铮铮铁骨的爱国志士、民族豪杰。而他所初创的香草、美人的意味伎俩更成了后代永不衰竭的文学创作传统。屈原从楚国都城解缆,一起悲歌颂到汨罗江……应当说:屈原是中华诗歌的奠定人和开辟者。而楚国都城‘郢’则是中华诗歌的首要发源地。我们的诗社就以‘郢中’为名如何?”
李希梅、张笃庆早在客店门前等他,见蒲松龄风尘仆仆地来了,大喜道:“你可来了,我们担忧今晚的圆月酒喝不成了,快进店拴下驴,洗个澡,店家正在为我们筹办酒菜呢!”
高珩说:“大师快坐下,我们边喝边叙。”因而号召小二,重换上等好茶来!
虎狼除净尽,百姓见好天!
本年遭荒旱,禾苗半枯黄。
农家苦
贪婪犹不敷,再敲骨髄吮。
“这建议提得好!”世人分歧赞称。
抓住恶棍叫放人,恶棍仗势把人伤。
虾米精见事不好,仓猝跌跌撞撞逃进县衙门向李长祚哭诉道:“老爷,这伙穷酸太放肆了,他们摇唇鼓舌,勾引百姓,煽动肇事,图谋不规。依我之见,从速派李扑快带兵弹压,抓几个狂徒定罪以儆效尤。”
依依不舍相抱哭,路人见之心凄怆。
我行至旧村,邻半为逃氓。
人说黄连苦,最苦是百姓。
李希梅狂喜地捅了蒲松龄一下:“留仙!必然是她,7、八年杳无音信,本来在济南成了气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今晚终究能见到意中人啦!”
却说郢中诗社几位诗友,自结社在县衙前集会诵诗今后,因乡试邻近,便不再集会,用心致志地学习功课,以备秋围。
白日忙翻晒,傍晚忙堆场。
第二是王鹿瞻。他的诗题为
一人买功名,阖家都升官。
“不敢不敢!”
官肥百姓瘦,世道何不均?
“不敢了,不敢了。”虾米精疼得两手死死抱住蒲大壮胳膊不敢松开,嘴里一个劲的告饶:”蒲爷爷,饶了我吧,不罢休,采下毛来,只剩下葫芦瓢了。”
人市
官慈盗日多,日落少人行。
蒲松龄话音刚落,众茶客中有人击鼓掌而起:“好!这才是蒲留仙的脾气!”说罢离座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