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人心所归(十八)[第1页/共3页]
“去将鲁阿六及其随众寻返来,暂押扣在禁室内。”他招来六队巡查兵丁,指向大道摆布两边,表示他们分两路去拿人。自长叹了一声,回身回营房去与李世民禀说。
郎将们骇怪万分,直直地望着这二人,俱忘了该说道些甚么。
穆清被震得脑中一片空缺,也未看到那鲁阿六是如何被放下的,满眼的只看到杜如晦的单袍被撕剥去一半,暴露坚固的后背,旋即展开双臂被捆绑在高高的圆木架上。鞭子高高地扬起,两声脆响在府衙正院内响起,这一下狠狠地抽打在穆清心口,亦打在了唐国公的心上,他恨恨地咬住槽牙,向张长史投去暴虐的一眼,策画着天子的唆使哪一日会送抵他手中。
“你曾亦是个遭抢的,如何不谅解遭抢之心。若本日遭劫的是你的乡邻,乃至因而你的父兄嫡亲家人,你可要与那打劫之人冒死?且军有军规,岂容人儿戏!”杜如晦站起家,走到鲁阿六跟前,直逼着他的目光无处闪躲,末端他重重一叹,“祸事已然作下,既你是领头的,便不与其别人计算,只你少不得一顿军法,你如果个有担负的,待明日留守府来提人问责,你便去受了。你可佩服?”
郎将们相互对望着,面上多暴露了附和之意,就连李世民也一时略微动容,暗道他虽是个粗人,这番话说得也不无事理,心下愈发的想要恕过他这一回。
唐国公心头一跳,暗说这张长史庸常,此时竟这般伶牙俐齿,这岂不是逼着他伸手打本身人,要教世人晓得他堂堂的唐国公护不住那些替他卖力的兵将。正迟疑不定时,张长史又发声催促。围观的百姓已集合在内里,里三层外三层,个个都睁着眼瞧他,唐国公只得一咬牙,“上刑!”
鲁阿六未比及猜想中的怒骂暴喝,反倒一怔,他本也是个利落人,既要他说,便干脆一横心,接着道:“某也不是那不开见地的,当明天子尚在官方抢粮,某与众弟兄不都是遭抢的良民,才迫得落草为寇。敢问又有哪军不强抢百姓?且本日入乡中,只取了近半数的粮米,亦未曾伤人,原也是为稍解杜先生的燃眉之急,比之抢绝百姓粮米的天子,不知好了多少。”
鞭子的脆响到了第十声时,穆清清楚地看到杜如晦向李世民递过一个眼色,李世民立即走上前,截住将要落下的鞭子,大声道:“兵士犯事,身为统领,断无旁观的事理,余下的那些,便由我替他受了。”
当下众将领皆皱着眉头不出声,腹议不竭,他这话是无错,便是因着军法不轻饶他,倒罢了,依着军法在军中当众严惩过便揭过,怎的还要推他出去顶事,这般待人,怎服众?只恐闹将开来,军心尽失。立时便有几位郎将心中寒凉起来。
大道那一头,领着几十人推着板车的鲁阿六正暗自对劲,老远见营地那边围拢了好多人,熙熙攘攘瞧不清楚,待他走近了些,方才瞧清楚了原是些乡野村民。一望之下,他便明白了是怎回事,可他竟心内无惧,满不在乎地挥了挥手,笑对那些推车的人道:“这些人,行得倒快,已闹到营地来了。”
她踮起脚尖,望向府衙内,围立着的郎将们面上都欠都雅,多少都带了些肝火。有的不忍看,干脆别转过甚去,有的则不满地侧视着唐国公父子。一堆戎装的将领中,她等闲地就寻到了着了鸦青色窄身单袍的杜如晦,他面无神采,淡然地立在一边。
此时众郎将皆在屋内站着,李世民念着鲁阿六在军衣一事中曾实在出过一把力,将他严惩了怕寒凉了众将的心,且军中并未受甚影响,他成心想要略过抢粮的事,“那些农家郎既已取回了粮米,且那鲁阿六抢粮以后仍念着要往营地中送,可见亦是个热诚的,不若小惩大诫,揭过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