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西来商客[第2页/共3页]
同桌的一人大笑道:“康,请人白吃白喝的事,你会情愿?莫说王命难违,就算把刀架你脖颈上,也一定肯吧。”四周世人放声大笑,看着都好似是熟悉的,连店伴计上菜时听得一两句,也嘲弄几句,他倒也不气恼,非常随和。
西来商客
杜如晦很成心味的看了她一会儿,微浅笑了一下,究竟是顾彪亲授多年的,纵是养在深闺,只偶得听师兄们议议时政,竟也能有这等见地。此后如能不拘束在深庭后院中,暇以光阴,恐能通达天下事也未可知。本想问她是否从顾彪处得“以商利国”的事理,但怕提到她阿爹,又触及她伤怀,话到嘴边又停驻,换成了另一句,“阿柳或已在房中清算安妥,此处到底贩子流民过量,诸多不便。不若先回房,一会儿差人将吃食送到你房中。”
“破钞巨万。”杜如晦答,“且今后年年正月十五要这般开市半月,只为显现我朝敷裕鼎盛,实则内里虚空,民不聊生。”
待大师笑过,那被唤作康的贩子,持续笑说:“自是不容人吃白食的。酒食能吃去多少银钱?开市前就有官家来作了补助。算上补葺店铺,分发伴计杂工的银钱,还剩下了很多,充足再买两个胡姬转手去赢利。”
杜如晦还在靠窗的那桌案边坐着,劈面坐着的人恰是胡商康,两人正对酌着。案下席上已散落了几只空酒壶,忽听杜如晦扬声喊了一声店伴计,“再取两壶桑落酒来。”店伴计大声应了,便奔波起来。康从随身的囊袋中取出一个羊皮水囊,往两人的碗中倒,称是粟特人的葡萄酒,江南可贵一见。
杜如晦摇点头,“并无夸大,确是如此。帝都不至气度如此,是成心浪费了。”
世人又是一阵嬉笑,有人叫道:“另有你康郎不做的买卖吗?”另有人笑道:“康,你买了胡姬今后舍得转手么?”一时胡乱浑说四起。
穆清有些讶异,平平日日一同讲课,众师兄中,惟他一贯温润儒雅如古玉,从未见过他这般集约豪饮。穆清略一点头,回身要走,杜齐又想起些话,忙说了,“先前阿郎嘱我来问问阿柳女人,娘可有甚么缺的,是否安好。见着娘便好了,省的阿柳来回通报。”
杜如晦讶异的看了她一眼,“贩子流民言语粗鄙,不怕他们污了你的耳目?”
公然周遭的群情渐次少了,大师又重新投入之前的话题,各自扳谈开来。穆清侧耳凝神聆听了一会儿,忽闻声有人说:“听闻年前诸藩酋长往东都进献,要求圣上准予入市买卖,圣上不但准了,还改了端方,令阃月十五开市,非常热烈了一阵。”
两辆马车停在一家堆栈门前。堆栈不大,进层的小院落,清算得干清干净,店门临街,人来人往,好不热烈。阿柳和杜齐先下车搬动行囊箧笥,阿达去安设车与马。穆清跟着杜如晦进到店中,往楼上走去。她自去了余杭,一向养在深闺,从未出过远门,只在节庆中由世人伴着游逛,常日难见贩子态,更不消说堆栈一类的处所,她谨慎翼翼的环顾了一圈店内,各色人等齐聚,互说着沿途见闻,沸反盈天。
戍正时分,天气已暗垂,主仆二人在房中胡乱吃了些店家送来的吃食,阿柳去备洗漱的水,穆清不肯一人呆在房中,走出房门,在楼的回廊上略站了站。凭栏低头俯瞰方才热烈喧哗的厅堂,此时人皆退散,不过两两的人坐着说话。
穆清戴了半透的皂纱帷帽,仍然有眼尖的功德者,瞥到了她的样,两两围聚了群情,所议的不过乎是,“小娘好色彩”,“这两人是伉俪还是兄妹”,“别是相携私奔了的”。杜如晦往她身边靠了靠,成心遮挡了些她的身形,往屏风后伶仃隔开的小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