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人心所归(七)[第2页/共2页]
隔了几日,临着端五正日。自前一日始,天甫刚放光,常日静悄悄的坊间兀自跃动起来,各色的踏步声,低语轻笑声,回旋在错落有致的坊道上。略宽广些的道边,歇着几个买卖担子,卖菖蒲艾叶香囊的有,卖应节吃食的有,卖小孩儿家玩耍物件的亦有,吵囔囔的十来二十个大大小小的孩童,围拢缠绕在担子前。应着这番风景,这坊巷间方才有了袅袅人间气。
张长史瞬时脑晕目炫,沉闷至极,不耐烦地挥手反问:“你何时能拿个像样的主张来?”说话间,隔着老远正瞥见李世民与杜如晦一同往这边走来,倒是提示了他一桩事。“与苏副尉同去乡间的那商妇,可摸查清楚了?”
前一日精华便已差人来讲,端五沐休,要返来与阿姊姊夫一处过节。正日一朝晨,穆清才梳洗过,盘扎好发髻,大门上已叩得呯呯直向,紧随而来的是精华脆亮的唤声,“阿姊,阿姊,我返来了。”未等穆清出正屋去开门,她又在外头唤起来,“阿柳姊姊,快来与我开门呐。”
那日往乡间去时,带回了很多菖蒲,返来她便囔着要裹角黍。因而少不得一番欢忙,客中宅子里仆婢少,只她同阿达,并另买的一个小丫头,家事上穆清本就是个不济的,又有阿郎的叮咛在先,不准她过分耗劳了,只得略略地帮衬两手罢了,是以备办角黍的事便教阿柳连着两日忙得脚下生风,沾不上地。到了端五前一日晚间,终是裹完了红豆泥,火腿,艾青,白玉,肉脯五色的角黍,连夜蹲了大锅釜在灶上,分次将这些角黍尽煮了。
一听到金城郡薛家的那位娘子,张长史不由得一缩后脖子,重重地闭眼感喟。曾多少时,弘化郡如同存在于化外,无有战乱,风雨顺和,安静到帝京鲜少有目光会会聚于此。全拜杨玄感所赐,为了阻截叛军后路,弘化郡自此便招了邪风,前后赶着进了那很多惹不起动不得的人物,他这位承平长史算是做到了头,原还想着趁乱或能谋下奇功一件,岂知到了本日便只剩头痛欲裂,不知所措。
两今后,城门口如李世民进城那日普通,再次挤塞满了百姓。于大多数百姓而言,统兵进城的气象平生也只得见个一两回,故满城的百姓仿佛倾巢出动,挤占了大道两侧,自城门口直至留守府。
说不得连命也没了。亲信腹内又替他暗补了一句,口中自是不敢直言的,只道:“甚是,究竟是上意难测。”说着他垮了脸,摸索着问道:“眼下就有这么一桩,李家二郎身边的那位苏副尉现在仍在乡间,那么很多的布料,尽数制成军衣,少说有五万之众,显见里头有古怪。到底,奏是不奏,长史可要尽快拿了主张。”
阿柳小跑着去开门,才开了半边,精华便跳蹿蹿地进了院子,一面走着一面用力吸了吸鼻子,“好香的角黍。”穆清从正屋出来,笑点着她道:“还是没个正形。”
末端她又转头向杜如晦道:“本日一早二郎得了信,唐国公后日便能到弘化郡,请姊夫早作筹办。”说着又看向穆清道:“二郎还说,另四百缗钱已齐备,只待唐国公抵了奉告过便能发放,军中夏衣甚是紧急,劳烦阿姊多催促着些。我这便先回营了。”言毕朝着牵马来的阿达玩皮一笑,因头里听阿姊讲起过,一回东都便促进他与阿柳的婚事,犹想调弄他两句,阿达却一把将马缰绳塞到她手中,“还不紧着走,就要闭坊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