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匡扶大明》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263章 大举南下[第3页/共4页]

长江之上,三艘大船破浪而行,朝着江南而去。

“宁弘远捷”后,戚辽也因军功为擢升为锦衣卫七当家,在锦衣卫都司中担负批示佥事一职。这一次,他们恰是奉了上头的号令,由司礼监随堂、东厂掌班寺人刘德喜率队前去江苏公干,查处江南的东林党余孽。此次锦衣卫大肆南下,共调派缇骑、校尉不下百人,并派出了两位当家亲身坐镇,除了戚辽外,别的一人便是“五彪”中的东厂理刑官孙云鹤。

要将这些相互争论不下的文学流派、书院讲堂都构造起来相聚一起,共议时文,可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在孙越陵、韩弱水等人的美意相邀之下,这件本来听起来匪夷所思的事情竟给办成了,就连孙越陵本人也感到有些不测。

孙越陵道:“就是曹公不说,孙某也要请曹公前去,此等文会,少了曹公这等博学之人坐镇但是大大不当啊!”

孙云鹤抢先答道:“回公公的话,天然是以江南的东林领袖为目标,谁反对厂公谁狠恶,就把谁锁拿回京,下入大狱以内。”笑了笑,又道,“此次下江南,我们锦衣卫但是开具了十数本空缺驾帖,如果哪个胆敢反对的话,填上名字直接带走就是。”

孙越陵深吸一口气,道:“既然曹公对孙某寄予如此厚望,孙某定然昂扬尽力,不孤负曹公的一片期许。”

本日是风华书院停止“说文大会”的日子,在全部江南,如许范围的嘉会很多年都没有停止了,是以,长江南北的各家文学流派、各处书院讲堂都派出了代表前来插手,就连一些常日里归隐山林、不问世事的名家大儒也耐不住孤单,纷繁前来观会。

姑苏城外,虎丘山。

以是,从某个角度来讲,固然文坛流派林立,观点驳杂,但在某个程度上也是能够互通互融、相得益彰的,是以这些分歧流派的魁首们都欣然同意了孙越陵的这个主张,决定在公家之前将这件事情好好辨一辩、论一论,一来,能够借此扩大本家流派的影响,向更多的读书人鼓吹自家的观点;二来,在多方观点的碰撞融会之下,他们也但愿自家流派能够与其流派达成开端分歧,获得必然的均衡,结束这类无有止歇、毫偶然义的辩论;三来,这类文学嘉会的停止必然破钞很多,极其可贵,有江苏风华社出资着力,不费他们一分一毫,何乐而不为呢?

挤开人群,进入场中以后,孙越陵一眼瞥见正忙得一头汗水的姑苏知府寇慎,赶紧上前见礼道:“寇府台,本日多亏有你,孙越陵谨代表风华社向大人表示感激!”

……

但此事明显不是他做得了主的,刘德爱好整以暇,头也不回地对着他和孙云鹤说道:“二位大人,此次前去姑苏,你们筹算如何作为?”

“这……”孙云鹤被他一阵抢白,顿时哑口无言。开具空缺驾帖,临时填上姓名拿人,固然有违法度,但已经成为锦衣卫办案中的“常例”,是都司衙门里众所默许的事情,在他看来也没有甚么不当,只是想不到刘德喜竟然出言批评。

当孙越陵带着风华社一行人驾车出了姑苏阊门,沿着七里山塘来到虎丘山下时,但见场面热烈之至,无数各省各地的文人仕子、骚人骚人都早早赶到此地,等候着大会召开的那一刻。虎丘庙门外的宽广园地中,已经是人头攒动,喧闹不休,多亏了姑苏知府衙门派出了大量皂隶保持次序才不至于乱成一团。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