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45章 八零极品小姑子(45)[第1页/共2页]

“来岁国顺叔家种甚么,我家也种甚么!”

开门见山道:

“可惜来不及种西瓜了……”

来之前她跟哥嫂另有那对地摊小伉俪约好了,寄畴昔的东西交给小伉俪代卖,货款转头让嫂子寄汇票过来。

因着西瓜收买的事,徐茵迟了一天赋去火车托运站拿包裹。

“国顺家本年发财了!”

那几个曾经笑话他不知变通、西瓜都卖不出好代价了还种这么多的村民,只感觉脸颊好痛。

趁天气还亮堂,直接去了外婆家。

“我传闻是茵丫头劝他只种水稻和西瓜的,看来高材生就是不一样。”

这是个大事,徐茵干脆掉头回家,包裹下午再去领了。

一筐筐西瓜抬上磅秤,记下数量,再抬上卡车,一气呵成。

是以本年没几户人家情愿种,即便种也是在自留地里少量种几株,只够自家几口人吃的。

给舅家也留下哥嫂的地点和电话,倘若本地的干货市场给出的收卖价跟桐城那边的零售价相差甚远,而娘舅也不嫌费事的话,尽管大胆寄去桐城。

现在跟着徐老爹种西瓜不晓得还来不来得及?

能够本大哥徐家是真的时来运转了。

明天是割稻首日,可不得给家人好好补补。

除了那亩油菜收成后才种下的晚熟瓜以外,其他的几近全都被场长代表研讨所买下了,除了十来个另有点生的,留给老徐家本身吃。

次日,徐茵骑着小电驴上火车站拿包裹,路上碰到开着拖沓机来找她的于徒弟和农场场长,说是来收买她家西瓜的。

还没散去的村民:“……”你就显摆吧!

徐老爹凭着这两亩卖出高价的西瓜,稳稳地安身了种瓜妙手的人设。

不像徐老爹,把山脚下的三亩旱地全用来种西瓜了,为此没少被人公开里嘲笑。

“我倒是感觉,国顺叔家的西瓜之以是卖得好,不是因为种的人少,而是味道好。你们就没吃出来?”

恐怕迟一步,田里的西瓜被别家抢走了。

徐茵留下哥嫂家的地点另有她大哥办公室的电话,又丁宁了一番海鲜干的品格要求,就分开了。

至于代价,人家不说了嘛,必定比市场售价高。

别的,又从体系堆栈取了一块约莫三斤重的新奇羊腩肉和一只退毛开膛的净鸭。

“这么一说仿佛也对,我家小子前几天嚷嚷着要吃西瓜,我去国顺叔家买了一个,确切好吃,味道特别甜、水分特别足。”

客岁村里有很多人家种西瓜,却在成熟期时迎来一场大暴雨,导致西瓜口感不如何好,卖不上价。

有人上门收瓜,徐家人求之不得,省的他们还要借拖沓机运出去卖。

此次除了帮嫂子捎东西,还要李家人帮手收买小海鲜干寄去桐城。

“何必等来岁,下半年便能够。国顺叔家四亩水田,仍然种稻子、养稻花鱼,我就跟着他干了!”

她给他们列了一张清单,上头列举着干海带等常见几种海味在桐城那边的市场售价。

几匹瑕疵布以及多买的羊毛、羊绒线,才是她筹办倒手卖的。

至于高多少,要看瓜种优化研讨所专家详细评价今后,归正不会让他们亏损就是了。

包裹里东西很多,有些是给家里的、有些是给外婆家的、另有一些是嫂子托她捎给娘家的。

那边催得急,场长和徐茵一家谈妥后,没有担搁,当天就带上磅秤开着农场卖力运输的大货车来了瓜田。

“国顺这一手种瓜的技术,还真没人比得上……”

李家人听她说在本地几近无人问津的小海鲜干,在桐城备受欢迎;她带去的那些海味,不出几天就卖完了,且收卖价和售价之间留有不小的利润空间,天然很乐意接这笔买卖。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