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刀简介(下)[第2页/共3页]
鸾刀:当代名刀。《礼记》:“割刀之用,鸾刀之贵,反本修古,不忘其初也。”《诗经》:“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筋。”
新亭侯:当代名刀。见“张飞刀”条。
百辟刀:当代兵器。魏武帝曹操令制。《艺文类聚;六十;魏》:“往岁作百辟刀五枚,炼成,先以一与五官将(曹丕),其他四,吾诸子中有不好武而好文学,将与次与之。”曹植《宝刀赋》:“
赤刀:当代名刀。《尚书》:“陈宝赤刀大训弘壁琬琰在西序。”郑玄注:“赤刀者武王诛纣时刀,赤为饰,周之正色。”《博物志》:“赤刀,周之宝器。”
脱光:当代名刀。《太公兵法》:“刀之神,名曰脱光。”
安陵:前人名刀。高启《游侠篇》:“新削安陵刀,光夺众目眠。”
青犊:当代名刀。《古今注;舆服》:“吴大天子有宝刀三,……二曰青犊……”。
鱼刀:《水经;温水注》晋范文“日南西卷县夷师范椎奴也。文为奴时,山涧牧羊,于涧水中得两鲤鱼,埋没挟归,规欲私食,郎知检求。文大惭惧,起托曰“将砺石”。还,非为鱼也。郎至鱼所,见有两石,信之而去。文始异之。石有铁,文入山中,就石冶铁,锻成两刀,举刀向鄣,祝曰:“鲤鱼窜改,冶石成刀,斫石鄣破者,是有神灵。文当得此,为国君王,斫不入者,是刀无神灵。”进斫石鄣如龙渊干将之斩芦蒿,由是情面渐附。”
千牛刀:利刀的别称。《庄子;摄生主》中记录,厨子宰牛数千头,所用刀仍锋利非常。故后代称锋利的刀为千牛刀。南朝梁元帝《金楼子;一;箴戒》:“时杨玉夫见昱醉无所知,乃与杨万年同入幄中,以千牛刀斩之。”
宝钿刀:当代名刀。《唐史;阿史那社尔传》:“太宗美其廉,赐高昌宝钿刀。”
葛党刀:当代名刀。《梦溪笔谈》:“吴钩,刀名也。弯,今南蛮用之,谓之葛党刀。”
项羽刀:相传为项羽所佩之刀。《贵爵鲭》:“董卓少耕野得一刀,无文,四周隐起山云文,斫王如木。及贵,以视蔡邕,邕曰:此项羽刀。”
郑刀:当代名刀。《周礼;考工记》:“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越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也。”
阮师刀:当代名刀。晋;杨泉《物实际》:“古有阮师之刀,天下之所贵重也。……其刀平背狭刀,方口洪首,截轻微之绝然发之系,斫坚钢无变动之异,世不百金精求不成得也。”
铜口刀:当代名刀。《傅成奏事》:“尚书旧给介士二百人,人给大铜口刀一枚。”
朝仪刀:《刀剑录》:“明帝鸾建武二年造一刀,铭曰朝仪刀。小篆书,长四尺。”
唐刀简介(下)
建发中,家父魏王命有司造宝刀五枚,以龙、虎、熊、鸟、雀为识。太子得一,余及余弟饶阳修各得一焉,其他二枚,家父自仗之。”
百炼:当代宝刀。晋;崔豹《古今注;上舆服》:“吴大天子有宝刀三……一曰百炼,……”。
警恶刀:当代名刀。《山堂肆考》:“杨贵妃文玄琰,小时尝有一刀,每出入道途间佩之,或前有恶兽盗贼,则所佩之刀铿然有声,似警于人也,故名曰警恶刀。”
回回刀:当代名刀。《云烟过眼录》:“刘汉卿所藏回回刀,小品,背上皆全紫全错。回回刀内全错出,一人面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