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捡漏“伪装本”[第2页/共3页]
据唐弢先生《晦庵书话》所载:为了应对百姓当局的查抄,“假装的体例曾经比较遍及地为党的刊物所采取。《布尔什维克》、《红旗》、《少年前锋》、《列宁青年》、《中国工人》、《党的扶植》等在碰到查扣的时候,都曾如许对于过。……《中国工人》用过《红拂夜奔》、《南极仙翁》等名义,……《少年前锋》用过《闺中丽影》、《童话》等名义,《红旗》用的更多,前后计有《时势周报》、《实业周报》、《欢愉之神》、《光亮之路》、《真谛》、《出版界》、《新糊口》、《漂亮周报》……等名义。和《红旗》一样,《布尔什维克》也是采取假装项目最多的一个。当1927年10月创刊号出版时,因为是奥妙发行,用的都是真名。到第二卷第三期起,连奥妙发行也不可了,这一期临时改了个称呼,叫做《少女怀春》,“春”在这里意味着反动,而反动恰是当时少男少女们共同神驰、共同怀想的题目。风趣的是这个称呼竟然瞒过了懵懂昏庸的百姓党查抄官,平安然安地通过了。”
本来这本书竟然是可贵一见的“假装本”,在内页,鲜明写着---《论耐久战》!
这些代价在实体书店里就有些离谱了,网上买卖又另当别论。
群众文学,前后两本《苕溪渔隐丛话》,1962年版,要价200元;
如果林逸记得不错,这类以“文史通义”作落款的假装本,应当是在晋察冀抗日按照地印制的,但也有人以为是1944年在敌占区奥妙印制的。但不管如何说,这绝对是“假装本”中的珍本无疑。从代价上来讲,比起曾经拍卖的那本精装《战国策注解》,这本线装本的代价应当还要高上一倍。
内心美的冒泡,书店老板就更加主动热忱,对着林逸这个“冤大头”,直说他是个好朋友,今后再来白浪街,要多多帮衬他这家小店。
书店老板直接把林逸当作了不宰白不宰的“冤大头”,把这书的价码进步了几倍。
林逸压下内心的冲动,他谨慎翼翼地细心检查这本书,只见这本毛太祖著作的《论耐久战》,假装为“上海广益书局印行”的铅印线装本“文史通义”,其右上角竖向印有“甲申年重梓”字样。在书名页的左下角,竖向印有“古愚署耑”。书名页的后背,有“山阴旧史氏”的题记。
起码,林逸清楚地晓得,面前这个满脸欢笑的书店老板,如果晓得本身捡了多大的漏,必然会分分秒秒哭晕在厕所。
对此,林逸大要上苦头苦脸,内心却付之一笑,朋友是要交的,可也要分清楚是谁不是谁;至于光不但顾这家小店,那就要看另有没有漏可捡。
一查,总计十三本,450元钱,全都买下,正筹办分开这家书店的时候,林逸的鼻子动了动,仿佛闻到了一缕奇特的书香。
正因为这类“假装本”有特别意义,印量和存世极少,以是普通都被当作可贵的红色文献收藏在国度图书馆,能够传播在官方的已经未几,被誉为红色文献中凤毛麟角的“珍本”。
……
书店内,林逸想要随便买几本书应应景,只是这家店里的群众文学版,中华书局版、上海古籍版旧书代价都很高,达到了很多淘书者所能接管的代价顶点,比如---
才少了20元,真够抠门的。
林逸记得清楚,淘书条记上面记录,在不久前的一次海内拍卖会上,曾经有一本一样假装成民国版《战国策注解》的“论耐久战”,起拍价就高达5000元,最后以25300元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