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捡漏“伪装本”[第1页/共3页]
固然林逸不肯意用本身的特别才气来捡漏,但还是忍不住朝那缕书香的来源看去。
林逸压下内心的冲动,他谨慎翼翼地细心检查这本书,只见这本毛太祖著作的《论耐久战》,假装为“上海广益书局印行”的铅印线装本“文史通义”,其右上角竖向印有“甲申年重梓”字样。在书名页的左下角,竖向印有“古愚署耑”。书名页的后背,有“山阴旧史氏”的题记。
那书店老板那里晓得林逸在演戏,还觉得本身的强势克服了对方,见林逸老诚恳实地又掏了180块,他不由眉开眼笑,心说这书籍身收的时候才8块,之前店里也卖过几本,五十六十,代价不等,不过就属此次卖的最多。
在国图所藏反动汗青文献中,如许的假装本为数很多。以内容分别,可分为反清民主反动鼓吹、毛和其他带领人著作、文件汇编、时势批评汇编、首要事件先容等类别;在假装形状上,有的仅假装封面,有的是封面及书中部分内容假装,从中不但能够感遭到当时斗争环境的险恶,更反应了在奥妙状况下对峙斗争的文明兵士们斗争程度的高超。
群众文学,一套八本《三国志浅显演义》,1975年影印本要价600元。
在堆满老旧册本的书架上,文史类的一栏,塞着一本破书,书的边沿仿佛没有淘汰整齐,毛粗糙糙的,看去来很不舒畅。
本来这本书竟然是可贵一见的“假装本”,在内页,鲜明写着---《论耐久战》!
中华书局,高低两本《韩非子集释》,1974年版要价88元;
对于很多玩旧书的人来讲,这类册本根基上都是通衢货,就算是民国版的代价也不会高到哪儿去,但是为甚么会有书香传出来?
如果林逸记得不错,这类以“文史通义”作落款的假装本,应当是在晋察冀抗日按照地印制的,但也有人以为是1944年在敌占区奥妙印制的。但不管如何说,这绝对是“假装本”中的珍本无疑。从代价上来讲,比起曾经拍卖的那本精装《战国策注解》,这本线装本的代价应当还要高上一倍。
那书店老板瞅瞅林逸手里的破书,这本他刚收来不久,见品相差,就顺手塞书架上了,可贵有人看上,因而就说:“我看朋友你也是个实在人,如许,180元,不能再少了!”
一查,总计十三本,450元钱,全都买下,正筹办分开这家书店的时候,林逸的鼻子动了动,仿佛闻到了一缕奇特的书香。
对此,林逸大要上苦头苦脸,内心却付之一笑,朋友是要交的,可也要分清楚是谁不是谁;至于光不但顾这家小店,那就要看另有没有漏可捡。
正因为这类“假装本”有特别意义,印量和存世极少,以是普通都被当作可贵的红色文献收藏在国度图书馆,能够传播在官方的已经未几,被誉为红色文献中凤毛麟角的“珍本”。
群众文学,前后两本《苕溪渔隐丛话》,1962年版,要价200元;
林逸深思到这里,就把书翻开一看,然后,愣住了。
没体例,林逸只好挑选了一些比较便宜的,相对而言还可一看的册本。
此时,林逸只是随便买,倒也不再计算这些书的代价,亏损就亏损吧,总不能老占便宜捡人家的漏。
……
林逸不动声色,笑呵呵地拿起那本《文史通义》问那尖嘴猴腮的书店老板,“老板,又挑到一本,这本多钱?”
这些代价在实体书店里就有些离谱了,网上买卖又另当别论。
才少了20元,真够抠门的。
林逸心中发笑,这类书就算拿到网上卖顶多也就七八十,这个老板真够黑的。不过他也晓得,如果本身现在太利落地把这本书买下,必然会引发这个夺目老板的起疑,只要对方拿到手里这么一翻,本身就别想捡漏了,以是林逸就苦着脸,说:“老板,再便宜一点吧,看看,这书品相太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