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金庸作品集(简体新版)》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4章 碧血剑(4)[第2页/共4页]

一个小童满身缟素,站在前线,回身伏在地下向世人行礼。张朝唐和杨鹏举又吃了一惊,本来这小童便是那天农舍中所遇的小小牧童。

张朝唐道:“此人倒也古怪,如何去了又返来。”杨鹏举道:“张公子,待会你自行逃命罢,不消等我。”张朝唐惊道:“如何?又有强盗么?”杨鹏举道:“走不上五里,必有变乱,不过我们后无退路,也只要向前闯了。”

张杨三人给引进一间斗室,一会儿送进饭菜。四盘都是素菜。张朝唐和杨鹏举悄悄群情,猜不透这些人到底在干甚么,对孙仲寿所说“千古奇冤”如此,更难懂所指。

杨鹏举在山上见了世人的势派,猜想山上建构必然宏伟威武,壁垒森严,那知浑不是这么回事,悄悄称奇。他在江湖上混了十多年,见闻算得博识,这一次却半点摸不着脑筋。更有一桩奇事,这些人万里来会,瞧大家神情密切,都是厚交老友,但相见时却殊无欢愉之意,并不大声谈笑,每人神采间都显悲戚气愤。

那姓黄的又道:“两位必然也是去圣峰嶂了,我们一起走吧。”

张朝唐昂首看时,见殿中塑着一座神像,本朝文官装束,但头戴金盔,身穿绯袍,外加黄色罩甲,左手捧着一柄宝剑,右手手执令旗。那神像脸容清臞,三绺长须,状貌严肃,身子稍侧,目视远方,眉梢眼角之间,仿佛带有忧思。神像两侧供着两排灵位。张朝唐隔得远了,看不清楚神主上所书的名讳。大殿四壁挂满了旗号、盔甲、兵刃、马具之类,旗号或黄或白、或红或蓝,也有黄色镶红边的,有的是红色镶红边。

这时祭文即将读完,张朝唐却听得更加心惊,本来祭文最后一段是与祭大家的誓词,发誓:“并诛明帝清酋,以雪此千古奇冤,而慰我督师在天之灵。”祭文读毕,赞礼的人唱道:“对督师神像暨各位殉难将军神主叩首。”世人俯身叩首。

天明时,到了一个小市镇上,张朝唐找了客店,让杨鹏举安睡了一天一晚。次晨才再赶路。行到中午时分,打过尖,上马又行了二十多里路,俄然蹄声响处,一骑马劈面奔来,掠过身边,向三人望了一眼,绝尘而去。行了五六里路,前面马蹄声又起,还是那骑马追了上来。此次杨鹏举和张朝唐都看得清楚了,顿时那人青巾包头,端倪之间英悍之气毕露,从三人身边掠过,奔驰而前。

杨鹏举心想:“看来这些人是各地盗窟的悍贼,多数要聚众造反。我是身家明净的良民,跟众反贼混在一起,走又走不脱,真是不利之极了。”

只听得祭文辞意甚是气愤激昂,既把满清鞑子骂了个狗血淋头,而对当今崇祯天子竟也涓滴不包涵面,说他“昏庸无道,不辨忠奸”、“刚愎自用,伤我元戎”、“自坏神州万里长城,甘为炎黄苗裔罪人”。对当今皇上如此肆口痛诋,岂不是公开要造反了吗?张朝唐听得惊奇不定。那知祭文前面愈来愈凶,竟把崇祯天子的列祖列宗也骂了个痛快,甚么“功劳盖世则魏公遭毒,底定中土而青田受酖”,那是申明太祖殛毙徐达、刘基等功臣之事;厥后又骂神宗乱征矿税,苛虐百姓;熹宗任用奄珰,朝中清流君子,不是杀头,便是入狱,如熊廷弼等守土抗敌大臣,都惨遭殛毙。

姓黄的脸带喜色道:“再过三天就是八月十六,我们千里迢迢的赶来粤东,你们到了这里,怎不上山?”上山做甚么,八月十六是甚么日子,张朝唐和杨鹏举两人全不知情,但是又不敢直认。张朝唐硬了头皮,说道:“兄弟家有急事,须得顿时归去。”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