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碧血剑(14)[第3页/共4页]
一名军官带了十多名兵卒,大声呼喊:“你们唱这等造反的妖歌,不怕杀头吗?”挥动鞭子,向众百姓乱打。众饥民叫道:“闯王不来,大师都是饿死,我们恰是要造反!”一拥而上,抓住了官兵,又打又咬,顿时将十多名官兵活活打死了。
这一日来到一处市镇,见饥民大集,齐声高唱,唱的是:
那李岩虽是闯军中带兵的将官,但身穿墨客服色,吐属儒雅。本来他是前兵部尚书李精白之子,本是举人,因振济哀鸿,获咎了县官和富室,遭诬告入狱。有一名女侠敬慕他为人,带领哀鸿攻破监狱,救他出来。那女侠爱穿红衣,世人叫她红娘子。李岩实逼处此,已非造反不成,便和红娘子结成佳耦,投入闯王军中,献议均田免赋,善待百姓。闯王言听计从,极其重用。闯军本为饥民、叛兵、及赋闲驿卒所聚,造反不过为求一饱,原无弘愿,所到之处,不免劫夺,因之民气不附,东西流窜,时胜时败,难成气候。得意李岩归附,李自成清算军纪,严禁滥杀奸骗,顿时军势大振。
行了数日,将到山西境内,见饥民煮了饿死的死尸来吃,他不敢多看,疾行而过。
“朝求升,暮求合,迩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束大师都欢腾。”
袁承志初出茅庐,对李岩的风仪为人,暗生仿照之心,便去买了墨客衣巾,学着也作墨客打扮。他不知师父在江南那边,只要迳向南行,随遇而安。
他拿小刀堵截钉书的丝线,拆下封面,再把秘笈在火上燃烧,顿时火光熊熊,金蛇郎君平生绝学烧成了灰烬。再看那书封面,夹层当中仿佛另有别物,细心挑开两层之间连络的金丝,公然中间藏有两张纸笺。
他望着两页白笺,一堆灰烬,呆呆入迷,暗叹金蛇郎君工于心计,一至于斯,用心在秘笈中留命令人不解之处,诱使获得秘笈之人决计摸索,终究找到藏宝舆图。如果秘笈落入庸人之手,不去研讨武功的精微,那么多数也不会发见地图。他把两张纸笺仍夹在两片封面之间,再去山洞取出金蛇剑,练熟了剑法,才将剑插复原处。
袁承志沿途探听,在黄河边上碰到了小部闯军。带兵的首级传闻是来找闯王的,不敢怠慢,忙派人陪他到李自成军中。
袁承志听得师父不在,顿时忽忽不乐,再问起崔秋山,则是和穆人清同到江南苏杭一带筹措军饷去了。袁承志说要去寻师,禀明师父以后,再来效力。闯王也不勉强,命制将军李岩欢迎,又送了一百两银子作盘费。袁承志谢过受了。
另一张纸笺上写的,却密密的都是武功诀要,与秘笈中不解之处一加参照,顿时豁然贯穿,公然妙用无穷。他眼望天上明月,《金蛇秘笈》中各种武功秘奥,有如一道澄彻的小溪,缓缓在心中流过,清可见底,更无半分残余,直到红日满窗,这才觉醒。只这些武功似过份繁复,花巧太多,想来是金蛇郎君的本性使然,喜在夷易处弄得峰回路转,令人目炫狼籍。这两张纸笺上的字是用墨笔写成,当非困居山洞时所写。然系其武学总诀,融会贯穿以后,于厥后炭笔所书的千奇百怪招数,亦能明其原委。
他见了金蛇剑后,对《金蛇秘笈》中所载武功更增神驰,而不知不觉间,心中对这位怪侠又多了几分靠近之意。出得洞来,又花了二十多天工夫,将秘笈中所录的武功尽数学会了,此中发金蛇锥的伎俩尤其奇妙,与木桑道人的暗器心法可说各有千秋。
持剑微一舞动,顿时明白了“金蛇剑法”的奇特之处,本来剑尖两叉既可攒刺,亦可勾锁仇敌兵刃,倒拖斜戳,皆可伤敌,比之平常长剑增加了很多用法,先前感觉“金蛇剑法”中颇多招式全无用处,但用在这柄特异的剑上,尽成短长招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