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碧血剑(14)[第2页/共4页]
他望着两页白笺,一堆灰烬,呆呆入迷,暗叹金蛇郎君工于心计,一至于斯,用心在秘笈中留命令人不解之处,诱使获得秘笈之人决计摸索,终究找到藏宝舆图。如果秘笈落入庸人之手,不去研讨武功的精微,那么多数也不会发见地图。他把两张纸笺仍夹在两片封面之间,再去山洞取出金蛇剑,练熟了剑法,才将剑插复原处。
“朝求升,暮求合,迩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束大师都欢腾。”
行了数日,将到山西境内,见饥民煮了饿死的死尸来吃,他不敢多看,疾行而过。
袁承志初出茅庐,对李岩的风仪为人,暗生仿照之心,便去买了墨客衣巾,学着也作墨客打扮。他不知师父在江南那边,只要迳向南行,随遇而安。
到了傍晚,船在一个市镇边停靠了。袁承志想登陆旅游,龙德邻不肯阔别货色,邀温青时,他嘴唇一扁,神态轻视,说道:“这类荒漠处所,有甚么可玩的?”似是讥他没见过世面。袁承志觉这少年高慢迫人,却也不觉得忤。他见江南山温水软,风景娟秀,与华山的雄奇险要全然分歧,一起上从不肯错过了旅游的机遇,便登陆四下闲逛,买了几斤橘子回船,想请龙德邻和温青吃时,见两人都已睡了,便也解衣寝息。
袁承志听得师父不在,顿时忽忽不乐,再问起崔秋山,则是和穆人清同到江南苏杭一带筹措军饷去了。袁承志说要去寻师,禀明师父以后,再来效力。闯王也不勉强,命制将军李岩欢迎,又送了一百两银子作盘费。袁承志谢过受了。
那李岩虽是闯军中带兵的将官,但身穿墨客服色,吐属儒雅。本来他是前兵部尚书李精白之子,本是举人,因振济哀鸿,获咎了县官和富室,遭诬告入狱。有一名女侠敬慕他为人,带领哀鸿攻破监狱,救他出来。那女侠爱穿红衣,世人叫她红娘子。李岩实逼处此,已非造反不成,便和红娘子结成佳耦,投入闯王军中,献议均田免赋,善待百姓。闯王言听计从,极其重用。闯军本为饥民、叛兵、及赋闲驿卒所聚,造反不过为求一饱,原无弘愿,所到之处,不免劫夺,因之民气不附,东西流窜,时胜时败,难成气候。得意李岩归附,李自成清算军纪,严禁滥杀奸骗,顿时军势大振。
俄然之间,满身凉飕飕地只感寒气逼人,只见那剑剑身金色,形状甚奇,与先前所见的金蛇锥模糊类似,整柄剑就如一条金蛇蜿蜒盘曲,蛇尾弯成剑柄,蛇头则是剑尖,蛇舌伸出分叉,剑尖竟有摆布两叉。那剑金光光辉,握在手中非常沉重,似是黄金混和了其他五金所铸,剑身上一道血痕,收回碧油油暗光,极是诡异。
江南处所富庶,固然官吏普通的贪污虐民,但众百姓尚堪温饱,比之秦晋饥民的苦况,倒是如在天国了。
李岩治军严整,又编了很多歌儿,令人教小儿传唱,四周流播。百姓正自饥不得食,官府又来鞭挞逼粮催饷,传闻“闯王来时不纳粮”,自是大家推戴。是以闯军未到,有些城池已不攻自破。
袁承志见了这等景象,心想:“无怪闯王阵容日盛。百姓饥不得食,也只好杀官造反了。”向一名饥民问道:“这位大哥,可知闯王在那边,我想前去相投。”那饥民说道:“传闻闯王雄师眼下在襄陵、闻喜一带,就要过来。我们大伙也要去当兵。”袁承志又问:“刚才听得大师唱的歌儿甚好,另有没有?”那饥民道:“另有好多。那都是闯王部属的李公子所作。”又唱了几首,歌意都是劝人杀官造反,驱逐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