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泪洒长江[第2页/共3页]
这一刻,是默哀。
裴良笑道:“前秦小儿,不敷为惧。”他转眸看看已然泊岸的大舟,下仆们将行装安设在马车上,又将马车赶到舟上。
另一侧的舟尾,立着几个士人,他们顶风而立,头上漆纱笼冠,身着宽衣博带,江风拂过,褂角翻飞。这些人个个明朗风雅,只是那神情却让人窝心。
自此,有了二人厚交三载之情。
:“多谢杨氏女郎赐粮!”
他剑眉微微一蹙,鬼斧神工般的英挺表面出现浓浓的厌倦,沉声道:“机谋之事我实在腻烦,惟愿能在外带兵兵戈,早日光复中原,功劳之事,还是算了。”他顿了顿,接着道:“此次回金陵述职结束,我筹办当即拜别与黎仲汇合。”本想问问王靖之是否还会回归铁焰军,想想,王靖之已在铁焰军中三年不足,想来是不会再归去,生生将最后一句话吞了归去。
连缀数里远的百姓相互搀扶着,顺着杨毓指导的方向,再次上路。
今上深知,士族中多为清贵,真正能领兵苦战之人甚少。这才擢升裴良为铁焰军骠骑大将军。裴良经王晞之提点,写信求王靖之助他重整铁焰军。
前铁焰军骠骑大将军死于胡人刀下,铁焰军五万将士群龙无首,一时候大乱,王晞之向今上保举外姓之人裴良。
:“行去吧!”杨毓摆摆手,面上的神情带着浓浓的哀思。
不远处的一声呼喊,随之而来的,是三声掷地有声的鞭响。
孔夫人丁中的王公,乃是琅琊王氏的王导,他帮手先帝稳定政权,襄助琅琊,前后安定“八王之乱”、“王敦之乱”,若无此人,司马家难以坐拥江山。也正因如此,才有了那句“王与马,共天下。”
孔夫人冲动的面色转笑道:“孩子,记得本日之誓!”
孔夫人缓缓转过脸看向阿桐,目光峻厉的道:“如果你也无此信心,那真真是白搭了当年王公为你司马家义固君臣、保护帝室。也白白搭了你这多年离乡肄业。”
声声高呼,有老练的,有老迈的,丰年青妇人的,也有轻壮少年的,他们的声音将木浆划水的声音袒护下去,响彻山峦。
氐人苻洪占有关中枋州、长安、晋阳、南安、黄州五城,立国号为前秦,自称三秦王。
杨毓想到了此处,眼眶不由的也是一红,她抿着唇,面色悲戚却带着果断道:“晋人不断,大晋不断!”
百姓们瞧着杨毓那一身华贵飞髾,只感觉这女郎该是神女下凡的,朱紫丁中说出的话怎能有假?
一老叟手携老妪,二人白发苍苍,手拄着木杖,追着舟踏进江边,眺望着杨毓拜别的身影喊道:“女郎安然啊!”他的声音苦楚腔调降落沙哑,却字字落民气底,让人鼻尖不由发酸。
舟虽大,行在滚滚长江中却还是止不住的波摆荡晃,士族们来自北方,常日里程舟风俗于在波澜无惊的湖面小河,程舟渡江倒是头一次,不过镇静了一刻,呕吐声便此起彼伏。
阿桐眼看着士人们泪洒衣衿,国土渐行渐远,将这幅气象深切于灵魂当中。(未完待续。)
衣袂飘香的士族风俗了养尊处优,纷繁惨白着脸,扶在舟侧呕吐着,身侧团团环绕着下仆们不时递上手帕清茶。
汉人讲究落地生根,讲究父母在不远游,讲究祖宅、祖祠、祖坟,他们风俗祖祖辈辈在同一片地盘上繁衍生息,而现在,他们眼看着故乡蒙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