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 夜下听黄钟[第1页/共2页]
陈霸先赶到阵前,临危稳定,先命侍从率兵布阵,将萧暎中军帐团团护住,再批示众官兵将刺客豆割围住,这才停止住如狂守势。不到一顿饭时分,梁军官兵已死伤近三百人,而刺客亦死伤二十余人。
高车王笑道:“本来如此,倒是本王冒昧了。陈将军能得新渝侯如此赏识,前程不成限量。”
赵秉文在帐顶上俄然听到陈庆之的名字,不由心中冲动,身材发颤。这时,帐内有人说道:“陈老将军将略可比卫、霍,下官非常敬慕,之前一向无缘结识,直至客岁方才会面。”赵秉文心想:“这定是陈霸先了。此人边幅与气度不凡,难怪新渝侯对他青睐有加。”
萧暎笑道:“我又何尝不知?谅他戋戋高车,弹丸之地,屡败于柔然,现在更是兵微将寡,军无斗志,何惧之有?霸先不必再言。”
风吹草低见牛羊。”
赵秉文刚才聆听陈霸先一席话,振聋发聩,心下极是钦慕,故故意进帐,但又恐与陈霸先素不了解,且夜里不请自来,冒然出来甚是冒昧,正自踌躇时,听陈霸先叹道:“此兵法未得兵家要义,却洋洋数千字,实是误人。陈老将军所藏的《韩信兵法三篇》才是兵家珍宝,可惜已无缘得见。”
陈霸先道:“恰是,北方亦是人才济济,不成小觑。”顿了顿,接着说道:“高车之武功教养,虽不及大梁秉承中原文明渊源广博,却也连绵悠长,广植民气。窃觉得,秉承底子,兼容并蓄,方显大国气度。去芜存菁,相学互鉴,才是强大之途!”
帐内沉默半晌,陈霸先又道:“方才听大人对高车王所言,大人但是要灭高车的武功教养?”
赵秉文闪身藏在帐外以后,听陈霸先说道:“高车骏马无数,且多适于军用,更有汗血宝马惹人垂涎。近年来连番交战,国力日渐孱羸,而劲敌如虎,朝夕在侧,兼之其罪怀璧,不出三年必亡。此次高车舍近求远,欲乞助凭借我大梁,本就大为可疑,陛下虽不肯失期于天下,只恐豺狼之辈不敷以取信。本日相见,那高车王只是推委不肯解缆,且我刚才留意,高车王毡帐四周皆为军帐,未见家眷,此中必然有诈。还请大性命令连夜拔营,迟则只恐有变。”
陈霸先心中一凛,厉声喝道:“秉文安在!?”
阴山下。
萧暎道:“绝非圣上旨意。只是兹事体大,我觉得高车既要入梁,那便要有些行动,也好表白大王的忠心与决计,以塞悠悠众口,我才好归去请命,安排诸多事件。”
赵秉文脑中轰轰作响,在帐外几次考虑陈霸先所讲。
萧暎听后久久不能自已,喟叹道:“此曲言辞胸怀广博,意境浑然天成,气象苍茫广宽,豪杰气势充盈六合,想不到北方竟也有如此人物。”
萧暎嘲笑道:“大王麾下公然忠臣很多,只是在礼节上莫要失了高车的体统,损了大王的脸面。主公发言哪有做臣子僭越的?如果今后入梁,少不得要学些端方。”
“敕勒川,
赵秉文正自怨自艾时,忽听营外喊杀声大起。赵秉文一惊,不及细想,紧忙跃到军帐之上,伏身向营外瞧去。几近同时,陈霸先亦提剑大步踏出军帐。
萧暎笑道:“高车王好眼力。此人叫陈霸先,我平生阅人无数,却无出其右者。”
陈霸先道:“以臣鄙见,高车虽小,其文明却有可取之处。臣曾传闻,高车国的斛律部族中有一人叫斛律金,其人晓兵事,善骑射,通乐律,能成文。他曾作过一首诗,名为《敕勒歌》,该诗爽快明朗,境地开阔,厥后又赋以乐律成曲。此曲分歧于我大梁的婉约华丽,而是壮阔刚健,调子雄浑,听来令人顿生豪放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