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计划的开端(二)[第2页/共2页]
卖力窥伺、访拿的锦衣卫官校称为“缇骑”。因为权力贫乏限定,他们为了邀功请赏而罗织罪名,不择手腕地扩大连累范围,制造的冤假错案不堪列举。
《明史·舆服志》:“寺人在帝摆布必蟒服,……绣蟒于摆布,系以鸾带。……次则飞鱼……。单蟒面皆斜向,坐蟒则正向,尤贵。又有膝襕者,亦如曳撒,上有蟒补,当膝处横织细云蟒,盖南郊及山陵扈从,便于乘马也。或召对燕见,君臣皆不消袍而用此。第蟒有五爪四爪之分,襕有红、黄之别耳。”
这段记录可知,蟒衣有单蟒,即绣两条行蟒纹于衣衿摆布。有坐蟒,即除摆布襟两条行蟒外,在前胸后背加正面坐蟒纹,这是高贵的式样。至于曳撒是一种袍裙式打扮,于前胸后背饰蟒纹外,另在袍裙当膝处饰横条式云蟒纹装潢,称为膝襕。
锦衣卫初级官员有三种服饰:蟒服、飞鱼服和斗牛服。
《明史·舆服志三》:斗牛服与蟒服、飞鱼服,因打扮的纹饰,都与天子所穿的龙衮服类似,本不在品官服轨制以内,而是明朝内使监寺人、宰辅蒙恩特赏的赐服。获得这类赐服被以为是极大的荣宠。斗牛服是次于蟒服、飞鱼服的一种昌大服饰。
清《渌水亭杂识》卷二:“明朝翰林官,五品多借三品服色,讲官破格有赐斗牛服者。”
飞鱼,《山海经》:“其状如豚而赤文,服之不雷,能够御兵。”具有神话色采。
《晋书·张华传》:晋惠帝时,广武侯张华见斗牛之间常有紫气,请晓得天文的雷焕去扣问,雷焕说是丰城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就让雷焕为丰城令。焕到任,掘狱屋基得一石函,中有双剑,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乃一以送华,一以自佩。后张华被杀,剑忽不见。雷焕身后,其子持剑过延平津,船至江中,剑忽跃出,堕水。但见二龙蟠萦有文章,水泯警沸,因而失剑。
飞鱼服是次于蟒袍的一种昌大服饰。至正德年间,如武弁自参(将)游(击)以下,都得飞鱼服。嘉靖、隆庆年年间,这类服饰也颂及六部大臣及出镇视师大帅等,有犒赏而服者。官员要有必然品级才答应着飞鱼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