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江湖之朝廷鹰犬》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六十二章 泰山封禅[第2页/共2页]

“那么,人都到齐了吗?”

如果不抱先入为主的成见,就不丢脸到前人对封禅发源的追溯。那位孜孜不倦地追周礼,毕生以“克己复礼”为已任的孔老夫子,曾来往汲汲于泰山,寻觅封禅大礼的遗址,“观易姓而王可得而数者七十余人,不得而数者万数也”(《韩诗别传》),乃至在向弟子们传授六艺的时候,难堪地说:“其俎豆之礼不章,盖难言之”遗憾地留下了空缺。比司马迁早五百多年的管子曾经谈到过封禅,可惜《管子》一书中的《封禅篇》早已亡佚,现存该篇是从《史记·封禅书》中补抄的。它保存了关于封禅发源的一段贵重史料:“齐桓公既霸,会诸侯于葵丘,而欲封禅。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如此;虙羲封泰山,禅如此;神农封泰山,禅如此;炎帝封泰山,禅如此;黄帝封泰山,禅亭亭;颛顼封泰山,禅如此;帝喾封泰山,禅如此;尧封泰山禅如此,舜封泰山,禅如此;禹封泰山,禅会稽;汤封泰山,禅如此;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皆受命然后得封禅。”《路史》中记录,作为炎帝后嗣的蚩尤“兴封禅”,也透出封禅发源的动静。以上诸说,显现了封禅发源的纵向体系。它虽开法构成信史,却有首要的参照代价。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