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宝象[第2页/共3页]
姬沙也未几言,随祝掩踱步往一旁,待其将桌边三人一一举荐,这方沉声道:“胥蜜斯,若回返咸朋山庄,记得代老朽向令尊问好。”
闻人战目珠一旋,撇嘴轻道:“我长这么大,还未曾有甚么时候吃不下饭去。天塌下来,也不能饿了肚子。”话音方落,已是起家,轻道:“我且去看看摊上另有甚么茶点干粮,省的豪饮半缸,腹内还是空空荡荡。”
“受人所托?灵和寺那边远陋寺,能有何人值得本座看上一看?”鱼悟略显不耐,稍顿一刻,却又得了主张,轻声叮咛道:“那几人昨夜受伏之时,亦要挺身救那和尚,想来现在断不会立时舍了他不顾。你等,这便带人往寺外探看,莫要惊扰百姓,如果得见那四人,便悄悄给本座带了来!”
“亦是和尚,全然不懂拳脚工夫。也不知怎得就同祥金卫他们走在一起,昨夜林中,我等先拿了那和尚,余人见状,返身施救。方才弟子往寺门外探听,说是那小僧来自灵和寺,驰驱至此,乃是受人所托,欲有所交代。”
同括月朔进了宝象寺,便寻了一院内和尚,恭敬起手,询道:“阿弥陀佛。这位戒兄,小僧远自南面灵和寺来,诚乞鱼悟禅师亲见,不知戒兄可否帮手?”
“你……你这孩子,实在不让人费心。”姬沙同祝掩对视一面,又再顺其眼风,瞧瞧一侧胥留留等人,两掌紧扣祝掩双肩,虽是斥责,却颇显垂怜。
“禀国师,方才……方才弟子颠末内院,正巧碰到一人……”新来弟子声音短促,拱手道:“那人,昨夜我等伏击之时,便同那金卫珠卫混在一处。”
“心忧的,又岂止为师一个?”姬沙摇眉,定定瞧着祝掩,半晌方道:“见肥胖了。”
“昨夜失手?”
“依你看来,可会是祥金卫?”
“徒儿之过,惹师父心忧了。”
姬沙瞧一眼闻人战,正见其往祝掩身后一藏,单掌扶额,连对视亦是不敢。姬沙见状,再打眼一瞧祝掩,也不便多说,唯令身后几名祥金卫上马,将马匹让与祝掩等人,这便闷头,直往宝象寺赶。
那宝象和尚也未几言,抬手号召院角另一年事稍幼的沙弥,令道:“引这位徒弟往内院一苇堂候着。”
鱼悟长叹口气,不消多问,膺内已晓后果。
堂下二人皆是抱拳屈身,疾步退出禅房,立时结了寺内俗家弟子,已是依令施为起来。
同括一怔,连连摆手,“这位戒兄,斋饭便也不必了。只是,小僧确有要事,受人之托,必得亲见禅师,方算忠人之事,不负信赖。”
“谨遵国师叮咛,左大臣已然晓得此行深意。”
正于此时,禅房外打门声急,鱼悟启睑,稍一表示,堂下弟子得令,启门引了房外弟子入内。
鱼悟闻听,眼目一阖,思忖再三,倒也感觉有理。
宋又谷白一眼闻人战,轻声驳道:“尤耳一事,但是关乎三国国主声望,一国之主,又是身系万千百姓安乐;管那小和尚知与不知,既然其那般虔诚,他不入天国,谁入天国?”稍顿,宋又谷探头上前,扫一眼桌畔三人,眉尾一飞,笑道:“你们感觉,少扬那捕头,现下是死是活?”
鱼悟轻应一声,抬眉再道:“既然胥家蜜斯未能请来,咸朋山庄那头,就先莫要轰动,免得届时,难以结束。”话音初落,鱼悟倒是独自摇眉,嘲笑自道:“此一计画,本就非得跟胥子思针锋相对,明里暗里做了仇家,既然左大臣已到,怕是那胥留留捉也得捉,不捉也得捉了。”
第二日,辰时。
未待祝掩回声,宋又谷已是接道:“胥蜜斯还在怕那小和尚被人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