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剑破江山》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一章 文曲[第3页/共3页]

此时方中锦也同前两位一样对着几辆马车顺次施礼问好。待到最后一辆马车,车厢里俄然传出清脆稚嫩的女子声音:“锦哥哥真的不来住吗?”

“吉采贤弟。”吴连涛笑着应和,心中微感得意。看来他吴连涛的名声,即便是到了都城也算叫得响。

却见方中锦俄然目光朝他们转来,两民气口皆是突地一跳。直到他又轻描淡写地看向别处,仿佛只是目光随便掠过,并没有发明他二人的窥视。他两各自拿起调羹,在碗中乱划。只是心中慌闷,一时缓不过来。

吴姓中年墨客淡笑道:“陈贤弟过分客气。你我同赴此届恩科,此后大有能够便是同年。你称我先生岂不是折煞了我。愚兄痴长你几年,贤弟便称我一声连涛兄吧。”

大明朝每有一省便能出一个解元,一场会试里要坐下十来个解元,原也没那么希奇。只是江浙二省向来人才辈出。又因先帝分了南北榜,能考取贡士的学子中,南卷取非常之六,北卷取非常之四。南边学子要在科举中脱颖而出更是难上加难。要知南卷涵盖之地都是人杰地灵的地点,自有科举以来能入到三甲的,十之八九来自南边。到了洪武三十年那场殿试,登科的五十一人竟满是南边人。这便犯了北人的公愤,一纸连名状递到了礼部,状告主考官结党营私。这下先帝大怒,杀一批放一一批。八月又办一次殿试,全都取了北人,这才停歇。自此以后,便以南北卷取士。本来占了八九成的南边学士现在只能取六成。如许一来,还能进入贡院插手会试的哪个不是从千万人中冲杀出来的俊彦?而这此中又是江苏和浙江两省人最多。两地学子也多悄悄较量,模糊然将对方视作走上宦途的最大敌手。

吴陈二人眼瞅着方中锦始终不睬他们,方家又没一个仆人出面,竟派一个老仆出来打圆场,显是看不起他们。吴连涛只好从鼻管中哼了一声:“方家势大,吴某领教了。”带着行李甩袖分开。陈采吉也瞪视岸上世人一眼,紧跟着吴连涛走了。二民气中悄悄发誓,待得金榜落款以后,势需求报此仇。

吴连涛在江苏一带名头甚响,文采书画俱佳。据传先帝也曾动过招揽之心,知府曾派人请他去赴宴。哪想这吴连涛的家人说他喝的酣醉,等了三日也不醒,直把知府等的心冷。自此今后,吴连涛的隐士之名传遍了江南。本日能与吴连涛称兄道弟,他日自是一番助力。

吴连涛听罢只淡淡说了一句:“记得方公是宁海人呐。”

这恰是用早餐的时候,几个囊中另有些羞怯的举人老爷便不急着进城,在船埠上寻个馄饨摊就坐,要了热馄饨吃。

方中愈、方中俭这两位公子见了此事心中都觉费事,不想招揽在身。过一会才有一个管事模样的人走上前来,对二人打躬作揖,道:“二位老爷,我族中少爷幼年无知,冲撞了二位。小的在此代为陪个不是。”说着从袖中取出二两银子,“这些银钱请二位老爷收下,重新采办衣衫。”

二人高低打量这方中锦,瞧他如此年青,样貌又生得好,在京中还享有大名,内心暗生出不知是轻视还是嫉恨的情感来。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